你們的案例單純就是物業太鳥
第一年或者代管期其實一般來說
都是管理最好的時候,
首先,建商可能還在賣,所以公設
都會砸錢維持得美美的,建商代管
時間物業費用跟設備費建商出的,
比較敢砸錢
一般,剛交屋時建商一定都先收管
理費預收款了,也有建商法定要繳
的社區基金,所以社區資金是夠的,
沒有缺錢的問題
再者,一開始住的人不多,設備也
都新,如果設立了管委會,其實最
大的工作也就是交接公設,跟制定
社區相關管理規定而已
住的人越多越難管,真的遇過你才
知道什麼是台灣鯛,並不是每個管委
都有美國時間跟魯小小的住戶周旋,
對於現場物管來說,這也不是他自己
的家,基本就是打發了事
交接公設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
這點真的很看建商口碑了,建商有心,
不管交不交接,他們都基本會協助
社區設備維護; 建商沒心,你跟他們
魯洨半天,他們對你愛理不理
回過頭看,你的問題看起來不是公設
設備有什麼缺失,主要是物業管理的問題,
可能是物業錢給太少或者物業挑的太鳥,
現場總幹事無能,或者管委會根本不管
基本就是人的管理問題
好的物管團隊根本不缺地方去,
這些人都不是物管公司的正式員工,
基本上都是契約工居多,哪邊有缺哪邊去,
集合式社區很多,好的物管卻很少,
你一個月最多給人家三四萬,以為
他可以像蝙蝠俠家裡的阿福一樣全能嗎?
別傻了
※ 引述《rabbina (拉比)》之銘言:
: 我們社區去年底交屋(預售)
: 今年初住進來也將近快一年了
: 年初因為大量裝潢戶所以整體環境比較複雜+雜亂,覺得過渡時期可以理解
: 到了下半年裝潢戶大幅減少
: 加上管委會也於年初成立管理大半年
: 但物管還是常常出包,例如:
: 1. 社區app報修後不回應、不處理
: 2. 社區住戶反應問題,物管以「無其他住戶反應、不清楚」打發(同樣問題管委也有反
: 應,但物管馬上派人處理)
: 3. 社區公共空間(停車場、走道)長期髒污
: 4. 社區突然停水,原因為工務人員關了進水之後忘了打開
: 5. 住戶消防警報響了,鄰居詢問物管狀況,物管回覆不知道是哪一戶的警報
: 6. 垃圾場在週末一定呈現爆滿狀態,滿出來到地上那種
: 物管人員大部分態度都不是很好(少數夜班保全會親切待人)
: 臭臉的臭臉、推託敷衍的態度都很常見
: 住戶最近在群組內抱怨很多
: 也有管委出來洗地、不斷幫物管緩頰
: 有點好奇新社區第一年是不是都會處於混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