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討論七年級有能力買房是否為常態,
那就要看有能力買房的人有多少,
而且應該跟上、下年齡層比較。
以科技業來說,
六年級還有機會是領股票分紅的真科技新貴,
科技板有人分享過,在竹科排隊領錢,
前一個普通工程宅提款機餘額沒按掉,
螢幕顯示存款餘額有一億。
當年新竹買房子,買個一千萬不用貸款的,也不是什麼少見的事。
再來看八年級,以前只有電子電機才可以當科技新貴,
現在電資數都可以,三管齊下,再加上各大院校擴大電資學院招生名額,
什麼系都號稱會寫程式,窄門已然不窄,現在都是城門。
能給頂薪的公司多了很多,早就不是只有進發哥能當發哥了,
所以頂薪工程師也不是只有一小撮而是有一大群,
甚至也不用頂大畢業或者拿到頂薪,只要是前段畢業就可以過得很滋潤了。
最重要的是,現在也沒有以前那麼肝了!
還有以前灣區跟臺灣薪資落差沒現在這麼大,
現在八年級去灣區 C/P 比以前高多了。
此外,現在社會氣氛不像以前那麼注重社會組成的均衡,
大家都知道工程師賺得多,全部往科技業傾斜,所以根本不怕大學選錯科系。
以前唸理工會被笑宅宅,只能撿回收,現在理工身價護體沒人敢嘴。
最後看七年級,
一畢業就金融海嘯,
只能領諾貝爾獎的 22K,
八年級就算沒有專長,送 Uber Eats 或開 Uber,隨便也是七、八萬,
七年級要跟人家比... ??
七年級還這麼多人買得起房難道不神奇嗎?
要說不神奇,也真的不怎麼神奇,換來的就是少子化啊!
因為買房子會拖累孩子的出生時程,然後可能就生不出來了。
這麼辛苦的七年級,以前還要被笑草莓族,
太辛酸了打不下去...
※ 引述《xeloss (蟹工船の労働者)》之銘言:
: ※ 引述《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之銘言:
: : 我70的,末代聯考生
: : 不拿自己當例子
: : 大學同學基本上除了像我這種比較特例的
: : (特例大多都是原生家庭讓他有別的選擇)
: : 清一色是工程師(並且絕大多數有念碩士)
: : 因為我們是機械系,薪水比較低,3x歲據所知大概百萬,後來當然更高
: : 買房大概在30歲左右進入高峰
: : 不過30~35歲的時候,據了解,大多數買房的都有父母的幫助
: : 主要是頭期款,大多會有原生家庭的支援
: : 不過35~40這一段,就其他沒原生家庭幫助的也大概都買了
: : 目前是沒印象誰還沒買
: : 不過工程師有一個特性就是
: : 大多不工作在台北
: : 所以買房的壓力對工程師來講並不大
: : 另外因為工程師生活單純,所以買房意願比較高
: : 但是如果看國中同學就每個人差異非常大
: : (不過我們國中班比較特別,所以無法當常態看,移民的就十個以上)
: : 高中因為理組,也是理工居多
: : 但是據所知,除了大學同學太清一色外
: : 通常其他同學還沒買房的共同特性有兩個
: : 一個是在原生家庭附近工作,會住原生家庭,所以計畫買房一直沒買
: : (也有雖然有能力,但完全不計畫買房的,並且包含工廠小開
: : 當然也有一種是要照顧父母,所以繼續住原生家庭)
: : 另一個就是,他在台北工作,或是35歲以前都還窩在台北
: : 這種會容易沒買房
: : so,70年次,有家裡靠得不論
: : 基本上如果不再台北,有機率可以買房
: : 如果工程師,幾乎等於買房
: : 但是窩台北的很多錯過買房的機會
: : 另外補一下,工程師買房30~35歲第一棟
: : 我看均價大約在700~1000萬
: : 年薪你抓100~120萬
: : 並且包含結婚養一個以上的小孩
: 這篇說到一個重點
: 大概三年前
: 只要在非台北市
: 七年級要存到頭期款(100W-150W)
: 在新北以南住間套房到兩房的中古屋是可能的
: 而且越往南越好達成
: 我和我大學同學都是理工的園區工程師
: 我買在新北已經是快35歲
: 他在中科買在台中
: 整整早我五年買
: 屋齡還比我新
: 但2021全台都在漲
: 在2020疫情來前沒梭哈頭期款的
: 現在去買都是增加成本
: 記得北桃園大概五年前
: 屋齡20年內一坪電梯大樓平均大概20萬
: 但為了留在捷運沿線買在新北
: 直接每坪+10W起跳
: 買個20坪 等於頭期款要多存兩到三年
: 工作在台北市為了通勤還是忍痛買在新北
: 然後在中科園區的同學住得比我新的大樓
: 房貸也繳得比我少
: 真的是完全要看地段決定購買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