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也來分享一下,三種類型都住過,我七年級中段班
一、0~3歲 天母新成屋華廈 2/13樓
這段我沒印象,就不特別描述。
二、3~22歲 陽明山自建宅 (7歲那年新蓋)
幼稚園後搬回山上,自己的地弄圍牆蓋房子,跟爺爺奶奶不同棟,
沒停車困擾,門前空地可停數台車沒停車問題,但非常不方便,
雖然門口是公車站,但小時候二十分鐘才一班車,對面有雜貨店,
但選擇性少,進出都要家人載,倒垃圾要固定時間,還好爺爺奶奶
在家可以代收包裏掛號信,不然超級不方便,只適合退休或有家管的人。
三、23~34歲 北投公寓 4/5樓 (目前屋齡43年)
在18歲時家人額外再買一間,因為當時聽說在談都更,結果談到現在十五年過去了,
都更一直有反對方(大多是已退休人仕或頂樓加蓋想一坪換一坪的)。
優點:
1、實坪數大,陽台外推
2、週邊機能佳,離捷運站近,學區風評好
3、戶數少,沒有管理費(沒管理員)
缺點:
1、老屋格局,因為有外推,所以不夠方正
2、要裝很好的氣密窗,才可以隔絕馬路汽機車聲音
3、面臨馬路,空氣灰塵髒的嫑嫑的
4、追垃圾車( 下雨更討厭)
5、一定會有老一輩的人,習慣差,講話都不控制音量
6、遇到不想打招呼都不行,又愛八卦問東問西
7、蟑螂多到可怕,偶爾太冷還有老鼠進來天花板取暖
(應該是老式公寓都走化糞池不是汙水管,大家很少會願意花錢清理)
8、水塔大概八百年大家才會自費洗一次
9、沒停車位,要每半年早上五點去公園露天排隊抽月租停車(下雨會崩潰)
10、大多樓梯間昏暗潮溼髒亂,有紙屑大概可以一星期沒人撿
四、35歲以後 林口10y大樓 10/19樓
優點:
1、戶數多(剛好我們社區素質滿好的),管理費攤提便宜,社區管理
2、公設完整(健身房、游泳池、三溫暖、湯屋、電影院、ktv等,省去一些使用費用)
3、不用追垃圾車,半夜十二點想倒垃圾也可以
4、車子停地下室超方便(下雨天超有感、去costco帶台推車放行李廂超方便)
5、代收包裏,管他常溫冷藏冷凍,甚至寄放包裏在櫃台
6、機能完善,公園綠地多(這各地區不同)
7、格局方正,大陽台晾衣服也方便
8、不用爬樓梯( *超級重點*)
缺點:
1、戶數多意見雜,尤其開區權人大會時
2、鄰居間除非有共同活動認識的,不然大多冷陌,不過我也不想跟他們互動就是,
除非是常在兒童遊戲室遇到的小孩爸媽,或在游泳池遇過的,同一時間去健身房
的看到會打招呼,不然其實不會有太多的互動。
3、管理費每月要繳(花錢付公設,還要繳錢維護那些設施,不過使用者付費囉)
4、公設被吃掉坪數,但我覺得可以接受啦,每人觀點不同,公設我也會使用,
不然游泳池蓋在哪裏,我可不想帶小孩游泳還要開車出門。
5、管委會什麼都要管(裝潢要登記、施工要保證、連雨傘放在車位都不行),不過也
對啦,幾百戶每戶都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如何維護良好的居住品質。
我覺得住完公寓跟大樓,這二種人的心態是完全不同,沒有對跟錯,只是每人的選擇不同
有人想要空間,有人要便利,有人務實路線,每人的機會成本不同,想法也不同,
其實也不用去說服另一派人來接受想法,就跟買車租車派的不同。
我就是屬於一樣的錢,在蛋殼區住大樓,寧願開車上班但週邊單純,不會樓下一邊是
摩托車行,一邊是夾娃娃機店,後面是麵攤(在路邊洗鍋子直接把廢水倒水溝的那種),
還是路口給你開一間宮廟,練歌坊,所以住過四個區域,目前最滿意的是現在住的地方。
不過有一點大家往往會忽略,就是買老公寓的裝潢金,遠高於新大樓。
譬如,水電,防水全部要重做,設計可能是老舊不能沿用,要全部重拆,
一坪行情大概要十萬左右(含設計費),一間30坪的公寓,基本上不含家具,
就要先抓150萬處理水電防水重拉的問題,再加上設計費用。
10年左右的大樓中古屋,大致上水電還不用重拉,小範圍的做裝潢,室內20多坪
有機會在100內搞定,裝潢費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