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區里戶或叫回饋戶、睦鄰戶
是近年台北市蓋較多社會住宅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批蓋起來了才有示範與demo的據點
看到社會住宅結合托老托幼等公共設施的良好運作模式
讓未來來自當地居民的阻力會越來越小。
相對比例在未來是以降低比例的方向發展
當然,這還會需要像是各陣營與NGO在推動的
都市開發回饋社宅,社會住宅合併輪候制取代單一資格候補制等相關配套措施
才能加速社會住宅%增加。
http://yt1.piee.pw/4nbhdw
另外,在地區里戶的資格,除了設籍外,其實還包含了就學、就業事實的人
※ 引述《tfct (小尼)》之銘言:
: 父母在蛋黃區有房
: 不管是豪宅,或是破公寓
: 同住小孩只要分戶
: 也有資格抽蛋黃區公宅
: 這個合理嗎?
: https://i.imgur.com/hHDlStI.jpg
: 這是實現居住正義的大旗嗎?
: 身為納稅義務人不禁要問
: 合理嗎?
: https://i.imgur.com/pK8pk97.jpg
: https://i.imgur.com/EhhfwvI.jpg
: 跟住宅法,法律都衝突了
: https://i.imgur.com/YGp21uI.jpg
: 分戶 根本就違反住宅法了
: 父母在蛋黃區有房是住宅法蓋公宅的照顧對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