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edbeansyrup (紅豆湯)》之銘言:
: 現在ETF隨便買都五趴以上
: 然後還不用去巡視房子
: 還不用處理租客一堆鳥事
: 要變現也很快,資金運轉很靈活
: 扛了一堆管理責任但賺的還比人少
: 這年頭當包租公到底是有什麼誘因?
當包租公哪那麼多鳥事,鳥事會多就兩個原因:
1. 你的房屋在市場屬於比較沒有競爭力的,所以相對出得起錢想住得比較舒適
的租客挑不上你的房子。通常這類租客屬於正常的比例都比較高。
最多毛最多問題的都是那種沒錢或是斤斤計較少幾百少1000租金的人...。
2. 你沒在挑選租客。 (其實也不是多挑, 偶爾遇到奇葩過濾掉而已)
我的租客大多都是一年找我一次而已(重新簽約)
以我個人來看,先說我出租的房已經是全台租報率相對較差的台北新北了,
中南部租報率要做到 6% 以上真的不是很困難。
要不是我生活圈在台北我就...... XDDD
只能說自己太懶。 這也是房地產投資大多有其地域性問題。
除非專業投客北中南哪裡有利潤就到處都買。
離題了,說回來,舉我一間為例:
2020 購入,總價 1xxx,當初有幾個選擇:
1. 原況出租 - 純等都更,租金投報不理想
2. 搞兩個 2/1/1 租個兩個小家庭,預估月收 6 萬。
3. 搞五個套房單位,預估月收 7-8 萬。
4. 弄共生公寓,當初預估月收 5萬。(實際月收 5.4 萬)
我最後是選4,一來工程改動小,二來裝修金額較 2/3小,最後則是如果哪天
我改變想法不等都更了,基本上就是一間裝修後的整層住家,因為格局是自住
客可以接受的格局,因此裝修費大多能灌入總價內,簡單的說就是彈性較高。
而 2/3 的做法未來假設要賣的客群多半只能是其他包租公投客。
包租公投客的買價基本上都是拿年化報酬X%去反推願意出的總價,因此除非投報
率再拉高,否則到時候價差也不會很甜,當然不排除遇到盤子新手投客拉,
這幾年太多仲介推我台北隔套不到3%的物件......,
還很有把握地跟我說這投報很甜,我聽了都傻眼。
這間出租到現在三年多,前兩年寬限繳息 + 後續繳本息,還餘 100 多萬,
我頭期 + 仲介費 + 裝修費丟完後,沒再丟過任何一塊錢進去。
實際總租報率 4% 左右,現金投報約 10% 左右(包含仲介費 +裝修費)。
房價漲幅約 20% ~ 30%,(當初買單坪不到60,現在隔壁幾個成交的都一坪7x原屋況)
附帶一個低機率的都更 buff。
地點在台北市,這幾年的漲幅已經是全台後段班了。
所以不要說 5% 高息 etf拉,在我買房能槓桿 7成 8成的前提下,
就算給 10% 高息etf 我還是會優先選擇買房。
所以你說誘因是啥? 阿不管是事前評估試算或是實際數字跑下去,買房的現金年化
報酬至少就是 20% 起跳,是一般存股領息很難很難追上的。
至於股神隨便買都賺個幾十趴上百趴的,那真的完全沒必要買房,他爽就好。
只是像我這種心臟小顆的,不喜歡看到股票市值大幅波動的,買房或是波動小的
高息etf or 美債就很適合我。
例如我的營業員週四才推包 SMCI 的 FCN,說有醫生團買這檔,利息給到 3x%,
結果我判定不妥回絕後周五就一根 20%下來...
這種高風險的標的不適合我這種想要天天睏霸數錢的人。
不過我現在也買美債也買高息etf啊,一來開質押賺現金流,二來放著等降息賺一點
價差,等哪天看看解除貸款成數的信用管制,或是我哪天受不了跑去用掛四的方式購
入再去買房,不然現在再買房只能貸款 4 成,完全沒興趣去操作。
當然如果有明顯價差很甜的,要買是沒問題啦,只是這種物件就久久出一次,
只能當作是上天要送你錢,不能放入規劃期待一定能買的到。
所以結論是夫妻兩人四間之前,說真的不太需要考慮高息etf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