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關係在疫情前曾在上海及深圳長駐過一陣子,來說說我的心得:
先說中國優點的部份(這裡僅針對我上海深圳這2個大城市):
1. 生活便利度甚至不輸台灣,不論你幾點想吃東西在住家附近都可以找到的
超商密集度也高,外送也很發達
2. 大眾運輸便宜且發達,台灣除了台北的大眾運輸比的上之外,其它都被海放
然後他們地鐵跟計程車真的便宜到靠北,搭20分鐘車程的計程車,車資大概70~80台幣
3. 買淘寶方便
再來說說缺點部份:
1. 醫療便利性及專業性不佳,小病去醫院會要你抽血打點滴,去藥房可以買到
藥性很強的感冒藥,但你不知道裡面類固純含量有多高,小診所(社康)我是
不太敢去看
2. 食物普遍都重油重鹹,長期下來對身體是嚴重負擔,然後你根本不知道油是不是地溝油
也不知道吃到的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只能眼不見為淨
3. 如果要讓小孩在當地讀書的話,私校費用高昂且很難進去,如果讀公立的你從小就要
被中國民族主義洗腦,而且中國目前還是停留在台灣70~80年式那種填鴨式教育
4. 中國大城市很多光鮮亮麗的大樓,裡面環境不佳,且電梯口或廁所都會有人抽煙
更誇張的是我曾在高鐵的麥當勞看到有人直接在桌上抽菸,店員也視而不見
5. 人民素質偏低,即便在大城市,你走在人行道上會常常被騎著飛快的電動機車或腳
踏車按喇叭要你讓開,然後開車也是喇叭按不停(聽說有些城市開始在宣導不要亂
按喇叭),然後隨地吐痰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都很常見,還有他們似乎沒有公共場合
要放低音量的概念
6. 物價並沒有因為他們的人力成本低而比較便宜,吃東西的價格不輸台北市
7. 衛生觀念不佳,他們不論男生女生很少有吃飯前洗手,甚至上完廁所不洗手的比例
很高,然後也不太注動口腔衛生,男生大概有95%都會明顯口臭,女生大概有75%
8. 人身自由壓迫感很重,到處都是CCTV, 連計程車上也有,然後買什麼票不論火車
高鐵都要實名制,進站還要再刷一次台胞證或身份證,這個真的很煩人
以上是我這幾年在上海、深圳的心得,這2年也偶爾會去中國出差實際情況也沒什麼變
※ 引述《ketter (挖西林老背)》之銘言:
: 用感覺就不適合
: 我有時候也感覺桃奈木香奈喜歡我,科科
: 中國的人口淨流出一直都是每年50萬左右
: 2017經濟變好的時候有降到十幾萬
: 後來經濟變差就一直往上,2022年又到30萬
: 美國2021年普查,移民來源包含無證的
: 第一名老墨1070萬
: 第二名印度271萬
: 第三名中國238萬
: 聯合國2020年國際移民存量
: 中國移民國外,最多的是去美國
: 綜觀各種數據,移民流入,移民組成,退休城市移居排行
: 中國都榜上無名
: 就連只看亞洲,中國也不會在排行榜上
: 有錢人在哪裡都能過得很好
: 但是有錢人都不會選中國移民
: 過得普通的要去中國三線生活?
: 那幹嘛不待在台灣就好
: ※ 引述《Tosca ( )》之銘言:
: : 談醫療水準一定要談到醫療消費aka醫療保險
: : 保險有cover的情況下 醫院評比才有意義
: : 不然是毫無意義的 因為各國醫療開銷水準差異太大
: : 好比大家覺得美國好棒棒
: : https://news.ebc.net.tw/news/business/214984
: : 美國一名70歲老人不幸染上新冠肺炎的,經過約兩個月的治療後,終於可康復出院,這原
: : 本是令人慶幸的事,但當他卻笑不出來。因為他收到了一份多達181頁的醫療帳單,其中
: : 列出了近3000項詳細費用,總金額更超過台幣約3300萬(110萬美元)。
: : 這疫情期間的新聞
: : 住院兩個月
: : 開銷110萬美金
: : 這保險如果沒有cover
: : 不知道要怎麼付?!
: : 台灣的醫療水準其實就反映台灣人的民族個性
: : 那就是高CP值
: : 你說我們醫療水準世界第一或亞洲第一
: : 當然是沒有
: : 但如果考慮費用進來
: : CP值世界第一絕對無庸置疑
: : 不然不會那麼多移民美國的台灣人
: : 還一天到晚飛回台灣看病用健保
: : 我一堆病人也是台商
: : 也是每次回台灣就來找我拿藥帶回去中國備用
: : 另外一個醫療高CP值的大概就泰國
: : 所以歐美白種老男人退休喜歡去泰國
: : 一方面醫療水準也夠
: : 一方面還有豐富的性生活
: : 這是台灣比較難滿足的
: : 所以房點大概就是
: : 要買房退休居住應該還是首選泰國
: : 物價房價醫療水準夠優
: : 妹子也夠正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