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2734899
內文:
中小型建商借不到錢蓋房 房市進入閉鎖惡性循環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以台中每年推出3000億元案量來說,過去是500家建商共同推案,如今在信用管制下,
同樣的推案金額,大約僅剩300家建商推案,其中2000億元案量集中在大型上市櫃建商,
房價怎麼會降?」一名在地中小型建商吐露心中苦水。
從數據來看建築貸款(土建融),年增額於2020年創下歷史高點,但在金融(限貸令、通
膨升息)與不動產新制如《平均地權條例》、《囤房稅》政策雙雙抑制下,土建融連三年
減約200億元、580億元,銳減逾1600億元,而2024年暫結到3月為止,下跌幅度方有收斂
。
正心不動產市場研究室協理陳孟筠表示:「單從數據下修的幅度來看,向銀行借錢難度變
高,確實會抑制建商的推案步調。」
中台灣在地豪墅建商董座透露:「目前大部分中小型建商其實是『借不到錢』,銀行跟著
整個央行還在緊縮,甚至也有同業被銀行端委婉勸退,並稱只會接市中心土地的放款。」
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市場所長黃昭閔直言:「房市陷入閉鎖惡性循環!」
他解釋從中小型建商,因信用管制借貸困難,讓大型建商推案佔比拉大,這是第一層。第
二層則是,現階段政府推出優惠的購屋貸款措施,確實已吸引不少買盤出籠,當市場需求
面增加時,價格容易被推升。
而當預售屋房價被拉高、中古屋房價齊揚後,房價卻未見跌幅,政府與中央更不可能鬆綁
信用管制。如此循環之下,房市陷入閉鎖惡性循環。「就像表面張力一樣,總是有突破口
會瓦解過高的房價。」黃昭閔說。
這個突破口會落在什麼時機點,豪墅建商董座認為:「因新青安政策,讓首購族拉長還款
的年限,但據我所知,不少首購族在這一波房價預期仍高漲的情況下出手,頭期款甚至不
惜以信貸來支付,但寬限期一過,貸款壓力劇增下,違約風險就會提高形成斷頭,當漣漪
效應產生,就出現瓦解過高房價的破口。」
屆時會不會重演921大地震、喬治瑪莉卡債風暴後,大量斷頭法拍戶逼著市場下修房價,
對此,陳孟筠也認為:「購屋政策有助於一部分年輕人解決住房問題,但後續的合理監管
也是首重之責,切勿等到問題擴大了才要再事後補救。」
心得:
房地產大者恆大的生態來了
投資客也都集團化
小資族真的越來越難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