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雖然知道po完此文,我會看到非常多的批評指教。
我也是醫眷,其實早已明白醫眷是沒有抱怨的權利,連對自己爸媽也沒有。
但是還是要出來聲援一下最原po。
每次只要是醫生老婆發文,下面砲轟的酸言的永遠比鼓勵多。
但是人都有訴苦.諮詢的權利吧。
雖然人性都習慣跟可憐的比,但是怎麼不跟馨瑩比跟芸芸比?
跟醫生結婚所以沒有上班,以目前年輕醫師的薪水來說,絕對不是結婚完享福。
最大原因還是因為,醫療這個行業,是非常需要家庭支持的。
尤其有孩子後,除非有強力後盾(長輩,保母...),
如果是小家庭,考量報酬率後,通常就是老婆離開職場當主婦。
我明白各行各業都非常辛苦,
但是醫療這個工作,背負的是人命,是期待盼望甚至是奇蹟。
前幾年我也並不明白,最近幾年終於能真正同理老公的壓力。
他是急診人,除了每天爆量的看診數,
現今醫療環境的崩壞,人力不足,讓病人在急診滯留越來越多天,
許多需要轉加護病房的病患轉不上去,通通卡在急診排隊。
以致於急診不只要應付源源不絕掛進來的病患,外加許多待床的病患也需要照護。
所以上完12小時的班,真的身心靈都非常疲憊。
還沒有算日夜班這樣輪班調時差的倦怠。
至於薪水。
許多網友都會推『請保母』『請家事服務』『花錢解決啊』
老實說住院醫師的薪水,頂多就是一人抵雙薪,
除非家底雄厚,不然光靠一份薪水,要過多優渥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珠光寶氣的貴婦醫生娘,已經是上個世代的事情。
當然又會被拿來跟22K的家庭比較。
看帳面數字當然醫生薪水高,但是一整月工時算下去,時薪.是非常低的。
外加個人自己的時間:準備晨會案例報告,準備paper,自己的讀書時間。
前幾年住院醫師階段,老公放假不是調時差,
就是在做報告,念書,回醫院補病歷,做評鑑相關工作。
如果用在『工作』上的全部時間除下來,時薪絕對低於一杯珍奶。
(醫療業真的是最愛讀書的行業= = ,考完專科考試還是一直在讀書,無止盡)
以上是看到很多回文都針對『醫療』這個行業,
覺得老婆已經過很爽,不該上來諮詢,所以敘述一下。
對於原po一開始問的有沒有案例分享。
我只能說就是撐過去,但是外科升到主治醫師會不會比較好,這我真的就不敢保證了。
唯一確定的是,孩子會長大,媽媽的辛苦度會降低些,從勞力轉成教養的勞心。
我自己是生老大時,老公剛好住院醫師第一年,
他自己也還在適應醫院生活,對我的關注自然很低。
那段產後憂鬱的血淚史就不多說了。
去年孵完老二,因為他正在上白班。
破水後我通知他,然後他說可以過來接我到醫院,
於是公公把老大接走,到醫院後我被推進待產室,然後老公就回去上班了。
很感謝護理師一直過來探視,不然一個人陣痛,說實話也滿孤單的。
還好妹妹很快就孵出來,沒有讓我等太久。
老公在小孩孵出來的前一刻衝到產房,看到小孩順利出生,情況也ok,就急忙回急診了。
醫師在縫傷口會陰的時候,我才發現老公已經消失。
然後之後的住院,月子中心,我就自己跟嬰兒共度30天。
說這些不是要說自己多可憐,
只是這就是我們家庭生活的形態。
結婚第一年會怨懟,但是越來越上手後,越來越能體會主婦的樂趣。
加上我自己也很懷念醫院的工作,現階段無法復出,所以只能交給老公去發光發熱了。
晨爆事件當晚,他剛好值夜班,也是總指揮。聽他事後的分享,覺得感動也覺得榮耀。
雖然那陣子他連續上夜班,我一尬兩隻也有疲累感,
但是我知道我們各自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
他在外面衝鋒陷陣,面對工作壓力,面對每天都會發生的恐嚇,
我就把家中撐起來,讓他不用擔心,讓他心裡也有個依靠。
所以原po妳不孤單,我最愛說一句: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30-40歲正值打拼事業跟打拼家庭的年紀,
一起努力走過後再一起享受成果吧。
相信不管是什麼職業,小孩出生後頭幾年都是比較辛苦。
不知對原po有沒有什麼幫助,
這篇長篇大論也順便敘述一下自己的心得。
希望不要仇醫也仇醫眷,
同理和傾聽是美德,我們都要一起努力!
(明白會被酸很慘,不過還是拜託手下留情一下,不然又要被老公罵說我沒事找事做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