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ltaz (我還懂不懂飛翔)》之銘言:
: 所以數理全國前2% 但語文常不及格, 這樣需要擔心嗎??
: 在我們的教育體系, 就是很值得擔心阿
那請問你會認同歐美那種訓練邏輯與思辨的作文作業或考試嗎?
有無數的讀書報告,無數的論說文,
強調的是語文邏輯與思辨,而非文學。
國際奧林匹亞科學競賽的題目經常很長,
有的台灣學生甚至會卡在「讀懂題目」這一關。
將來若在學術界深造,寫論文也很吃「說故事」能力,
語文的訓練其實很重要。
我也是聯考年代的老人。
我看我媽日記記載我小學時候的事,
寫道:
「五年級的數學題目變得很難。
計算技巧其實不難,難在題目理解,
有點像是在考閱讀測驗。
薰在這方面有點弱,
所以我特別陪她閱讀題目,訓練她有效率的理解題目邏輯。」
(其實我當時看起來不太弱,
我一直都是每科第一名,連作文、書法、繪畫都拿獎那種。
但我媽說我弱,那就一定是真的;
我從小到大、即使到現在回顧,都覺得我媽在兒童教育上很強。)
也許是台灣過去的語文訓練方向需要調整,
所以最近才有改革運動?
我接觸教育,的確覺得台灣學生的語文能力仍須加強,
理科生也很需要。
我覺得這議題很值得探討,不過這討論串可能無法在婚姻板久待。
(媽寶板也許比較適合?)
我想起我高中時受到的作文訓練。
我們國文老師是哲學系出身,
開了課外讀物清單一大串,
我們則每個月繳一篇三千字以上讀書報告(我們是數理資優班),
並開讀書會辯論。
一開始我真的擠不出三千字,
後來則練到幾乎把自己心臟挖出來檢視的感覺,(後期我可以寫八千字,)
發現:原來我可以把自己的思緒和情感,
用這麼清晰的字句表達出來,整理得有條不紊。
我不敢說這種語文訓練一定對人際溝通或情緒疏通有幫助,
但至少我一定不會講出「不說也罷,說來你們也是不信的」這種讓人想丟書的話。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