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前面幾位的說法都只著眼於醫界內部,然而要成為改革制度的運動一定要搭上社會浪潮,我覺得這也是醫勞盟被人評為沒有成功的原因。
前天聽了一個精神醫學史的講座,當初1960-1970年代出現反精神科運動,也是因為批評者搭上當時反體制、反主流文化的社會浪潮,所以有一群人類學家、社會學家跳出來抬轎。
相同思維套在現今,目前世界上有反全球化的傾向,而台灣內部有轉型正義、世代不公、也就是對歷史的反思,因此醫勞盟在議題操作上,應該從外部著眼,從有潛力引起社會共鳴處著手,自然會有一群覺青或學者幫你開路,政治人物出面收割時制度自然改變了。
具體而言,或許可以把醫生的高工時打成年老一輩對年輕人的壓迫(老的只出嘴醫倫)、醫院的管理階層都是泛藍遺孽或肥貓(先從真的是藍的那幾家當一開始的攻擊目標)、許多私立醫中當初成立有黨國不分的地目或資產…以上是從理論上講。
順代一提的是,在健保醫療已融入在現代日常生活中日久,反抗健保制度恐怕很難發生,若要反健保也需借勢發力才有一絲可能。總之只從醫界內部是不可能成功的,才多少人多少權;也不要期待內部統一意見,因為任何圈圈內,不論大或小,都不會是均質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最後引一句化做結:“不論任何的社會運動都需要有相當的理念,社會脈絡,動員相當的價值及行動者,才能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