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聞標題:自付差額醫材費用設上限爭議 楊志良:設上限是對的
2. 新聞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200611/1754942/
3. 新聞內文:
健保署日前公布自付差額醫材健保給付上限費用,引發醫界反彈。健保專家今(6/11)於
座談會上紛紛提出見解。衛生署(現為衛福部)前署長楊志良說,設定自付差額的醫材上
限費用「這是對的」,因健保是提供給全民使用,健保給付的醫材也有一定水準,健保是
「For everyone not for everything」,主旨是全民得到照顧,而非提供所有醫療項目
、器材讓全民使用。
陽明大學今辦健保關鍵報告「2030健保大限座談」,包括國立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健保
局(現為健保署)前總經理張鴻仁、衛生署(現為衛福部)前署長楊志良、台北市前副市
長葉金川、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鄭守夏等人與會。
楊志良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分析,好的醫療照護體系是把付錢與得到醫療照顧
分得越開越好,也就是說,平時大家都有繳健保費或繳稅,就應得到醫療照顧,即使如今
自費醫療越來越多、費用越來越高,有錢的人還是可以自行選擇,如前總統李登輝早年選
擇到日本進行心臟支架手術,就是因為病人有選擇及參與醫療的權利。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鄭守夏則說,健保署訂醫材費用上限,應是覺得自由市場不好想要
介入,但在開放自由市場或加以限縮規範上,其實是兩面刃,訂了上限後,可能使原先較
便宜的醫材,為了可以接近上限費用而提高價格,因為業者認為「能賺為什麼不賺」,而
就可能出現不公平的現象。
鄭守夏認為,不論是放任醫材的自由市場,或是限縮一定價格,這是兩難,必須要有更細
緻的作法,比如依不同區域或是不同病人,以制定不同的收費基準。
健保局(現為健保署)前總經理張鴻仁指出,健保署盡一切力量保護民眾,訂出自付差額
醫材上限費用「是對的」,但目前醫師診察費低,醫界感覺專業不受重視,只好盡一切力
量去賺錢,如今健保署把賺錢的管道擋起來,因兩者分歧很大成為引爆點,反對聲音就會
「跳出來」,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引爆點。
張鴻仁說,2001年接任總經理時,曾想將診察費提高至900元,但當時各醫院院方反對,
基層醫師聲音長久未獲重視,這次反對聲浪才比較大,健保署應重視診查費過低問題。
張強調,另一方面,自付差額醫材訂立上限費用後,確實會使好的自付差額醫材或需全自
費的醫材可能不再輸台,因此未來健保可能出現階級化,如逾50歲者須多買補充保險或商
業保險,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沈能元/台北報導)
4. 心得:
196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
1972年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1979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學位
2011年7月,出書《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但書中卻稱沒醫德為獸醫。引起獸醫公會
不滿,要求楊志良道歉,並下架修改書籍內容,否則提告;但楊志良拒絕道歉,並挑釁「
要告就去告」。
2015年4月22日,楊志良對外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2016總統大選提名初選,後由洪秀柱出
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