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夜宴》

作者: curtietz (咖啡黑黑傷胃很貴)   2006-09-16 03:00:56
沒看過原版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也沒看過吳興國改編的
《王子復仇記》(?),因此對於劇本的好壞無從比較起。單就劇
情的鋪陳來說,稱得上是四平八穩;沒有什麼特別的突出或轉折,
只有一條龐大的主線,很容易掌握。其實我對結局頗有微詞,但目
前好像又沒想出什麽更好的結局。結局很有意思的採用開放式結局
,只是這樣的安排只突顯了整部片中權力慾望的命題,對於四個人
悲劇性的命運(或者是婉后的扭曲)卻沒辦法點明。對白我覺得不
錯,很犀利,真可說是拳拳到肉。並且總讓我想到《春秋》,不知
道為什麽。:P
導演馮小剛運鏡上讓我最沒辦法忍受的,就是他慢動作鏡頭用
得實在太多了。跳舞、舞劍、武打時的致命一擊,這些地方用慢鏡
頭或許可以理解,而且更能強化要表達的情緒。但是導演卻連激鬥
中也不時把動作變慢,這樣不僅沒有加分的效果,反而把緊湊的節
奏和升高的情緒破壞了,以致於我看到後來出現的慢鏡頭竟然有股
不耐的感覺。
音樂是譚盾負責的。最近看電影越來越注意配樂部份,但也沒
到很敏銳的地步。譚盾這次採交響樂(?)的形式,有些加上人聲
合唱。有幾場戲很能跟畫面交融,創造出極為震撼的感官效果;我
覺得宮廷場面音樂跟畫面很搭,恢弘的音樂把宮廷裡君臨天下、群
臣聚首的氣勢完全烘托出來。但有些地方就略顯突兀,某個武打場
面配上弦樂整個讓我坐立不安,感覺很像在看博覽會裏的武術表演
,而不是什麼生死交關的決鬥。
美術設計及服裝設計是整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部份,我果然是
個形式美學愛好者。場景建構上,我認為不是單純還原五代十國時
代的建築與擺設;而只是以那個時代為基底,加上人們的想像,把
「那個時代的中國」的元素解構後,再重新建構起來的「五代十國
時的中國」;感覺有種泛東方的想像成份在裡面。不過這並不阻礙
欣賞這部電影的興致,畢竟不是在拍歷史電影,沒必要過度忠實。
葉錦添的用色非常成功,和對白一起負起說故事的責任。他說這部
電影裡的用色多是回憶的顏色,或許被這個框架限制住,注意顏色
散發出來的訊息時也多往這個方向思考。電影裡的丹紅、孔雀綠、
金色,雖然顏色富麗堂皇,卻全都散發出一股灰撲撲的氣息。建築
物多使用深咖啡色或深黑,人物行立其中,雖然衣物顏色與背景對
襯起來十分搶眼,但人物身上的顏色卻好像要被捲進建築裡傾覆的
黑那樣,顏色似乎早早預言了這個王朝的滅亡。婉后的茜素紅意象
用得十分成功;最後的夜宴她穿上這身大紅時,讓人強烈感受到她
身上對於權力的欲望以到了頂峰,那紅色真的給人喘不過氣的感覺
。美術設計上的大成功,讓我覺得光看這部份就值回票價了。
再來說說演員。我認為章子怡能演這個角色,完全是因為年紀
佔了便宜。這角色找過鞏俐和張曼玉;鞏俐才符合婉后的形象,有
母儀天下的威嚴,但又有脆弱纖細的感覺。可是她跟吳彥祖要當青
梅竹馬就顯得十分沒說服力。XD 章子怡演出位在權力中心女人心
狠手辣的眼神時,還滿到位的,但在柔弱方面就顯得不足。從婉后
跟無鑾太子幾場戲中看出,章子怡詮釋婉后面對青梅竹馬流露出來
的溫柔,就只是溫柔的說台詞,眼神仍然一樣銳利。周迅的角色十
分討喜,就是個純真的女孩子,她的戲份沒很多實在有點可惜。吳
彥祖演的無鑾太子這個角色應該有很大的詮釋空間,但他演起來卻
略顯平板,導致整個角色看起來扁扁的。最後是葛優。我一直覺得
葛優很會演戲,但我必須承認我看不懂葛優。看過他其他兩部作品
︰《霸王別姬》和《活著》,我個人的感覺是,看到的都是同一個
葛優。不過葛優的厲帝還是很好,演出篡位者老謀深算的嘴臉十分
精準。
作者: airlow (不存在的騎士)   2006-08-19 00:41:00
章其實還很年輕耶,比吳彥祖年輕吧 = =
作者: fsz (耽溺的快感)   2006-09-16 12:32:00
作者: cashko   2006-09-16 21:15:00
鞏俐和張曼玉的演技真的是比章子怡強,尤其鞏俐有大將之風
作者: Finarfin (wind)   2006-09-17 12:2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