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時機真的是一切。
說句良心話,就電影本身來說,洛基六真的不是多麼偉大的作品。它的劇本太過獨白(電
影中最經典的對白,無論從那個角色口中說出,感覺都是同一個人說的)、動作戲拍的有
些無力、電影的步調前後不一,且有許多支線沒有好好發揮。但在這個年代,人們已經開
始厭倦製作精良、畫面細緻,內容呆板的娛樂強片。人們開始懷念起,那個電影本身或許
笨拙,但就如同銀幕上Sylvester Stallone形象一般:拙口笨舌卻又誠摯樸實的往日時光
。
現在的人們需要洛基。
而不可否認的是,即使這樣說很"虛無",但洛基六之所以好看,就在於它的確有顆心,有
那麼一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努力與堅持。從電影裡一開始那份生活乏味的失落,到對
往日的時光的憧憬回味,到最後下定決心追尋夢想的不顧一切,電影本身在笨拙的外貌下
,隱藏著那份不服老的鬥志,不為什麼,就只是那麼一句:我去做了。如此而已。
於是,電影裡洛基與其他角色間的對話,其實也是他對自己的探索,或者進一步說,
Sylvester Stallone對自己的探索。而做為觀眾,我們也隨著他的情緒去一步一步踏上在
不求名不求利下,一個人只為了證明自己下開啟的旅程。或許我們都知道在旅程終點洛基
依舊不會不濟到兩回合便被KO下台,但至少,洛基給了人走上這段旅程的勇氣。而也是這
份對自己夢想實踐的執著感動了洛基自身周圍的所有人,感動了美國的觀眾,以及對這角
色從未熟悉卻又感覺如此親近的我。
比較令人驚喜的是,除了對生命的堅持,洛基六也充滿著濃濃的反思與自視。那份對自己
生活周遭與生命的價值咀嚼,讓電影的第一幕雖然明顯過長,卻依舊有著對過往懷念的情
愫。從Bill Conti的音樂,到寫實的攝影,那一份悼念亡妻的若有所思,也是悼念自己逝
去的時光,以及自己不再如以往的事實。也就是因為這種失落感,讓得到更加甜美動人。
少有英雄不為遠大的夢想或美好的目標,僅僅是要證明自己仍然可以偶爾扮演一下英雄。
洛基並不想當英雄,他只想撐在那裡,就如同電影裡所說的:不是你出的拳多重,而是你
能承受多少而不倒下。洛基沒有倒下,但在我們心中,這就已經是最大的鼓舞。能夠告訴
自己:我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