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主觀的個人看法...
蜘蛛人3—美式英雄不要來
蜘蛛人3(Spiderman-3)
導演:山姆萊米Sam Raimi
編劇:史丹利Stan Lee
演員:陶比麥逵爾Tobey Maquire
克絲汀鄧司特Kirsten Dunst
詹姆斯法蘭科James Franco
年代:2007/美國
有些電影讓人很努力地討論它的劇情、小細節的意涵、甚至是背後的政治立場,但是有些
電影,對我而言,只能喚起喜歡/討厭的主觀感受,嚴格來說,蜘蛛人3,就是後者。
並不是說這部電影沒有細膩的細節,沒有背後引人批評的政治預設(我想看到後段,那個
在蜘蛛人背後飄揚的美國旗幟,這部電影的色彩已經明顯到讓人覺得刺眼),然而把所有
想說的都說的一清二楚,(正、邪、亦正亦邪、跌倒、重新振作、爭吵、諒解、大和解…
族繁不及備載…)就連中心主旨也深怕觀眾看不懂,因此藉著劇中人物的台詞明白地”說
給你聽”,這部電影宛如幼稚園老師一般的”體貼”,說實話我的態度是敬謝不敏。
不是不好看,有時候我還滿喜歡娛樂片的,喜歡劇情單純,男女主角好像從漫畫裡走出來
,有對白,旁邊還有旁白的電影,但是說的太過於明白,讓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拉到與電
影無關的,純粹和它所想說的相互論辯的立場上,破壞了它所代表的那個simple的世界,
所應該有的吸引力。
看這部電影時我一直想要大叫:我討厭美國英雄主義!我討厭拯救世界的孤獨英雄形象!
我討厭Peter Park自滿的那樣不加掩飾,讓人聯想到上台演說,為了出兵伊拉克辯護的小
布希…(再度族繁不及備載…)。
所以說,這不是電影拍的好不好的問題,不是娛樂效果,或著教化效果的好壞問題,不是
成功地讓觀眾被逗笑或著嚇哭,或著感染到一些勵志訊息的問題。
我個人主觀的認為,問題在於這部電影在成功地提供聲光效果的同時,讓我的情感和理性
都非常地抽離。而這點違背了我的期待。
我沒辦法在一目瞭然的人物個性上,找到一點點把他們當人(而非卡通人物),而去體會
、猜測他們的心情的可能性(不用猜,因為一切都太明顯了,而體會也很難,畢竟我們不
是英雄,只是如果運氣不佳,可能會因為街頭上的英雄對決,被流彈打中的小路人),人
物塑造的太過鮮明而單純,情節也是,反而讓我確實地站在觀眾的位置,保持一段距離,
甚至是直接地與其傳達的意念對話。
這樣說來,這部電影也不可謂不成功,因為它成功的引發我的討厭,引發我想要在那代表
美國精神的蜘蛛人臉上,用力甩上一巴掌的衝動,然後說:「就是你這種城市英雄,讓紐
約變成不能住人的地方!你招來的天災人禍,比你救的人還要多啦!」(所以才拍出一堆
房子倒塌、車子飛起來,然而幾乎沒死半個路人的情節嗎?特別強調的死亡只有兩個,成
為邪惡化身的記者,還有為友情而死的哈利。好像其他因為壞蛋對蜘蛛人的挑釁,而不小
心被掉下來的磚塊砸死的路人都不存在,為了讓觀眾好好地聚焦在蜘蛛人的”成長過程”
,只要沒有太多”外人”的死亡,就可以不論這些死亡的責任歸屬…)。
我認為,所要訴說的精神非常地(甚至是過份地)昭然若揭的電影,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
:和觀眾之間與其說是電影與觀眾的關係,不如說是政治宣傳與聽者的關係,支持者與反
對者就是會各站一邊,電影的好壞、演員的演技、細節的處理等等,反而沒有那麼重要(
不是說完全沒有重要性,然而,確實是”比較”不重要了)。而由於我反對該電影所傳達
的意念,看完電影後只感覺非常不痛快,好像被自己一向看不順眼的人挑釁,偏偏拍電影
的人是他,沒有片廠的我沒辦法拍一部片來對他大肆作弄,只能恨恨地咬著手帕,不甘願
地扮演聽者。
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可能跟這部電影共創什麼東西,與其說我看到電影,不如說看到的是它
要說的美國精神、它要說的寬恕與原諒,簡單地說就是看到一些單向傳送過來的原則。這
種感覺好像在求學階段看到公民與道德(現在好像沒有這個課了,洩漏我的年齡…),或
著看到倫語時的那種距離感,人物清楚明白地在你眼前,墮落給你看,成長給你看,最後
再放片尾曲跟你說再見。
一方面在生活中找不到這種單純如樣版的人,所以無法對劇中的誰產生親近感,另一方面
也清楚知道它不會有”脫離”常軌的表現,我們知道死的絕不會是蜘蛛人,而且他危難時
必定是好朋友衝過來犧牲,所以驚奇也少了許多。剩下的就是在沙人變成沙人時,由於劇
院的音響效果很好,腳下感受到的地板震盪,勉強喚起一些情感激動。
這是一部典型的電影,太過典型,以致於典型電影的優缺都淋漓盡致,我其實期待的是在
一個經典的原作上,能夠玩出一些新把戲,讓如漫畫般黑白分明的世界能夠有一點點灰色
模糊的現實感,讓人隨著情節哭哭笑笑都不至於太過矯情。說實在話,對於像我這樣的觀
眾,連”在該笑的地方”笑,心裡都有一點排斥感,好像在一個”標準”的電影面前,扮
演了”稱職”的觀眾。(我不喜歡這種標準化跟恰如其份,但是必須要承認,大部分時間
我是很順從的哭和笑,所以散場後我才生氣也說不定。)
客觀來說,這部電影會引發諸多討論,促使我花240元跑去電影院看,又讓我對”蜘蛛人
的美國”這麼反感,咬牙切齒地走出戲院,或許就是它的成功之處(對照起我所喜歡的,
一些吸引不了太多人,讓我無從分享起的電影來說,這項評價電影的標準,是有道理的。
)只是我畢竟不會說,這是一部讓我想再看一次,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心情下多看幾次
的電影。
我喜歡人不是正、邪、亦正亦邪、一下正一下邪、最後一定邪不勝正的電影,而是那些真
的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細節,感受到人情的複雜,感受到這些劇情若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其
實根本無法預測自己會作些什麼、有些什麼表情的電影。
最好,讓我在看電影時,因為太過投入而無法抽離,而在電影散場後仍然傻笑或流淚不止
,我甘願當這種電影的受害者,一臉的扭曲或呆滯。而不想在看完電影後變的劍拔弩張,
真的很想找個辦法(例如寫影評),來回應這電影讓我感受到的挑釁。
唯一針對這部電影內容的評論或許只有:再見了美式英雄,算我求你不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