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這個系列也已經到了第五集了,當觀眾看著小演員們一點一點
慢慢長大,似乎整個電影製作團隊也越來越熟稔,越來越能掌握改編原本龐大蕪雜
的小說文本到電影文本之間的箇中竅門。擺脫了第一、二集僅僅把小說情節原封不
動地化為大堆頭影像的災難,從第三集起每位導演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為這部改編
作品增添神采,使每一部新的《哈利波特》都是驚喜之作。新的《哈利波特:鳳凰
會的密令》在我心目中更是這個系列的另一個高峰,甚至是今年暑假大片中最好看
的一部了。
雖然我還沒來得及閱讀《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的小說,但是就電影論
電影,還是可以很明顯看到導演及編劇刪節許多小說情節支線的鑿斧痕跡。坦白說
,有不少情節就這樣省略或簡單交代過去,例如哈利波特發現從小崇拜的父親在少
年時竟然是恃才傲物喜歡捉弄別人的壞孩子之後的內心衝擊就因此減弱;而最後本
來只有哈利波特和露娜看的到的怪物為什麼大家都可以騎上去,顯然也是沒有說明
。但是這樣的刪節造成的效果卻是讓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保持了一種簡潔明快的節
奏;少了支線情節的拖累,導演更能專心地經營鏡頭語言,烘托出主線劇情,使這
部《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充滿十足的”電影感”,在明確的主題下,達到應
該有的娛樂效果及情感深度。
這個主題就是哈利波特的青春期掙扎。背負著失去雙親的遺憾及麻瓜阿姨家
人的欺凌,在上集中更親眼見到黑暗魔王佛地魔復活的哈利波特,這次面對更多的
是來自外在環境的試煉與內心的掙扎。故事一開始就是哈利見證佛地魔的經驗完全
被魔法世界主流輿論否定的一連串委屈,於是哈利波特變成一個暴躁、易怒、孤僻
、叛逆的小夥子。不被大人們了解,不被同儕們了解,甚至自己也不了解自己發生
了什麼變化,一種典型的青春期少年形象具體地呈現在這個以魔法為主題的奇幻小
說中。恩不里居代表的是並不試圖了解,而藉由壓抑來控制青少年的大人勢力。鄧
不利多代表雖然了解,但仍自以為是地把青少年當做小孩子保護的大人們。天狼星
雖然是哈利慈父的投射對象,終究自顧不暇到處躲藏。可憐的哈利能從大人世界得
到的幫助幾乎等於零,反而更被推向內心黑暗的那一面。看到哈利在課堂上反抗恩
不里居,竟遭受到無情體罰的那一段,我以為我幾乎看到英國版的《危險心靈》。
而哈利波特在榮恩和妙麗的鼓勵下擔任新一代鳳凰會導師,企圖藉由同儕的
協助下重新恢復自信心的過程卻也不是那麼順利。Luna Lovegood有和哈利類似的
成長背景,在這一集儼然成為哈利波特新的也是唯一的知音。榮恩和妙麗仍然無怨
無悔地支持哈利,但是大部分的時候走不進哈利的內心世界。張秋更是哈利青澀初
戀及慾望的投射對象。對於一些人來講,青春期的寂寞來自於心中總有一種失落沒
有人能夠了解,有時候想要尋求長輩或同伴的慰藉,卻害怕他們不能體會而磋跎甚
至抗拒。這三種不同的角色類型和哈利波特之間的互動安排,正是襯托出這個青春
期主題中哈利波特的情感與心情,而達到主題架構的立體感與深度。到後來哈利發
現佛地魔可以進入他的心智控制他的行為,這根本就是《星際大戰》中墜入原力黑
暗面的另一種說法,無怪乎最後大決戰跟《星際大戰》如出一轍,黑暗魔王佛地魔
就好像黑武士(都是Dark Lord),鄧不利多就如同尤達,而哈利就好像天行者路克般
在黑暗邊緣掙扎。更彰顯所謂墜入黑暗面其實象徵著青少年叛逆心理,輕易誤入歧
途的可能。
身為戲份最吃重的唯一男主角,Daniel Radcliffe的演出的確具有說服力,
尤其是幾場內心戲,情緒的收放可圈可點。而當《哈利波特》系列已經成為英國老
牌演員插花客串的同樂會,順便向年輕小老弟妹們示範何謂演技之際,柏林影后
Imelda Staunton無疑是這一集最大的驚喜。恩不里居在她的詮釋之下,頓時個性豐
厚了許多。重要的是Imelda Staunton完全掌握這個角色的內心特質,在每次使壞時
透露出一點點單純無知,讓恩不里居在讓人討厭地牙癢癢的時候,又還有可笑可悲
之處,而成為這集《哈利波特》另一項重要的魅力。
看到網路上對於這集《哈利波特》的一片惡評,老實說頗讓我驚訝。在今年
暑假續集大片不是敘事上狗尾續貂如《神鬼奇航》,就是只重特效場面完全放棄敘
事如《變形金剛》《終極警探》,《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的確是在特效場面
和敘事情節兼顧,又達到一定的情感強度的好電影。而導演David Yates相信也藉由
此片站穩地位,期待下一部《哈利波特》會交出更好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