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爵士浮生》

作者: jimulder (That's life.)   2007-10-09 02:35:48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jimulder (That's life.)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心得] 《爵士浮生》
時間: Tue Oct 9 02:35:01 2007
原文刊載於《金桔粒的電影相對論》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post/9546921
最近看了二部非常精彩的音樂紀錄片,《搖滾世代》與《爵士浮生》。若說《搖滾世代》
是大時代底下的音樂世代鉅觀觀察,那《爵士浮生》便是從一名爵士樂大師看創作的微觀
縮影。
《爵士浮生》紀錄二○○五年,爵士樂大師賀比‧漢考特(Herbie Hancock)為了錄製一張
突破傳統的專輯,走訪不同領域的音樂人共同創作的過程。專輯裡收錄了與Sting、Paul
Simon、Christina Aguilera、Damien Rice、Annie Lennox與Santana等傑出音樂人的共
同創作,展現出音樂的非凡可能性。
雖然是紀錄片,卻一點也不沉悶,反而有點像是在看音樂製作的幕後花絮。不論在鏡頭語
言或是剪接節奏,導演Doug Biro和Jon Fine都秉持著「爵士精神」,以一種紀錄當下的
流動感(dynamic),忠實呈現賀比漢考克與其他音樂人的互動。以流暢的剪接敘事與風格
化的鏡頭語言,重現了這場「音樂無極限」的精彩創作過程。
         Jazz is the moment. (爵士就是當下)
         You play the moment.(你在當下演奏)
      Then the moment is fresh"(那刻變神靈活現起來)
~Herbie Hancock, "Herbie Hancock: Possibilities"
《爵士浮生》引人入勝的地方有二:它除了帶領一般觀眾,進入平時難以窺見的音樂產製
過程之外,更讓觀眾成為這些創作的見證者。就像《巴黎不打烊》的女領班所說的,「就
算不能變成藝術家,也要成為見證藝術身旁見證藝術誕生的人。」經由知名音樂人現身說
法,闡述他們對於創作、人生、音樂、哲學的見解,也能夠與觀眾心中的價值觀做辯證。
我非常喜歡片中,拉丁搖滾大師Santana所說的一段話:
靈魂是每個人的核心價值
每天出門都像是上戰場的話
如果你為黑暗而戰,你就是在製造問題
  如果你為光明而戰,那你就是在解決問題
這話令我想起《王牌天神續集》裡頭,上帝對艾文所說的:「只要一件隨機的善行,就可
以改變世界。」"隨機的善行"(Act of Random Kindness)同時也是A.R.K.的縮寫,算是
諾亞方舟的世說新解。音樂應該也是「隨機的善行」吧。你不曉得何時會在街上或商店裡
的收音機裡,聽到令你心動的弦律。只要創作者心存正念,而那首歌也感動你的話。或許
你的改變,也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離題了,我常常會離題,sorry....)
《爵士浮生》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漢考克與眾音樂人共同創作音樂的過程。我很喜歡
Damien Rice和Lisa Hannigan合唱的"Don't Explain"。只要看過電影《偷情》的人一定
忘不了Damien憂鬱磁性的嗓音。在《艾瑪的禮物》當中,Damien Rice的"Older Chests"
與Azure Ray的"Safe and Sound"也同樣令人心碎。賀比漢考克同時也對這二位來自愛爾
蘭年輕歌手驚豔不已。他認為Lisa Hannigan的唱腔非常有爵士味,在技巧上甚至有他的
恩師Miles Davis的感覺。二位年輕人大膽挑戰當年「黑珍珠」比莉哈樂黛的經典歌曲,
並且詮釋得令人心碎,令賀比大為激賞。
賴聲川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中指出:「創作的智慧必須隨時在生活中累積,創作時備妥
,才能順利運用。」我想這一段用來形容John Mayer創作"Stitched Up"的狀況是再恰當
也不過了。"Stitched Up"有一句歌詞是"A girl like that don't sleep alone."。那是
John Mayer與賀比一群人在即興創作時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這句話或許已經在眾人口中說
過很多次,不曾有人注意。但是透過創作的過程,在集結無數複雜的文本脈絡後脫胎換骨
,成為歌詞中的神來之筆。也讓一句平常的話語"A Girl Like That Don't Sleep Alone"
,注入了藝術的靈魂與生命。
John Mayer說創作者總在追求靈光乍現的一瞬間。當那個moment來臨的時候,你便會拿起
筆來不斷地寫,深怕那一刻就這樣子飛逝了。聽完John Mayer的現身說法,我驚覺其實創
作是一件多麼universal的事情。一個靈感閃過,我們抓住它,或許加以延伸,或許集體
創作,將那概念性的可能無限擴展,變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創作者都在追求一種「忘我」
的境界。只要進入那個境界,繆思女神所灌養的果樹便供你享用。可惜那「忘我」的境界
可遇而不可求,往往只是神來一筆的瞬間,或是電光火石的靈光乍現。
有趣的是,講創作的賴聲川也用「爵士樂」來比擬「即興創作」。其實爵士樂很大的特質
就在於「當下」,與「即興創作」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賴聲川舉爵士樂大師強‧柯川
(John Coltrane)為例,「在即興演奏中綻放出深度的生命火花、驚人的創意能量」。
樂迷聽到的不只是高超的技巧,也聽到了他的心靈。而這一切都與賀比的說法不謀而合。
所謂的創作,其實就是那麼的宇宙性。
《爵士浮生》這禮拜在誠品信義店的六樓視聽廳售票放映,對創作、對音樂、對人生、對
爵士、對紀錄片有興趣的人,可千萬別錯過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