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各式各樣進退兩難的人生和掙扎其中深刻的人性。除了女孩
奧菲莉亞,還有許多相信所做所為是對,拼命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心安的
人。努力適應新生活的母親,堅強的間諜女僕,默默照護大家最終說實
話喪命的醫生,一群棋子般從命的士兵,另一群朝不保夕的游擊隊員,
連大反派上尉都可悲的要命,看來是從小被教導殘忍無人性的生活方式
,唯一寄託是對後繼有兒的執著。
母親為了不讓繼父傷害奧菲莉亞,親自來處理那盆曼陀羅根。她之
前一直強顏歡笑,要女兒討繼父歡心,說服女兒也說服自己,一切會變
好,改嫁有幸福。當母親狂吼說世上沒有童話,試圖教導女兒現實的殘
酷時,每一句血淚我都覺得是在吼給她自己聽。
一位母親在平常的狀態,一定很願意讓女兒保有幻想,好隔離掉一
些現實的傷害,也會體諒孩子「即使愚蠢,但也是基於希望母親好起來
才這麼做」的好心,但她病弱又精神快崩潰,看到女兒弄了一盆餿掉的
牛奶泡的張牙舞爪的植物,任誰都無法再保持冷靜。
終於說出了實話的母親也耗盡了最後的力氣。上尉不顧臨產不久硬
要她長途旅行到軍營,種下病根,終於難產而死。用童話來說,就是將
曼陀羅根丟入火爐,燒死了讓她康復的魔法物品。
母親不相信任何童話而死去了,奧菲莉亞除了童話沒有別的可以相
信,卻在獻祭時下不了手,為了保護襁褓中的弟弟而不願遵照童話,落
回現實。
這是寫實控訴,一個手無寸鐵的女孩,唯一能憑藉的就是她對親人
的愛,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書和幻想,最後失去一切地死了。
這是冒險童話,佈景精緻,關卡險惡,製作上極度講求真實性,而
公主通過考驗,重回到地底王國,和父王母后重逢。
這是一個在特定時空下投射而出、在人民的恐懼呻吟中誕生的童話
,歷史社會層面是穩固的地基,在地基上搭建起悚然實景;現實世界如
此醜陋,童話世界也絕非純真善良之夢土,也充滿殘酷的規則,餓著肚
子想吃顆葡萄就會被怪獸吃掉,牧神陰森凶狠,不遵守牧神的規定就被
丟下等死。
血腥殺伐看不見盡頭,游擊隊暫時打勝,槍斃上尉是很大快人心,
並且死前讓他明白:他兒子連他名字都不會知道。但一小撮人也很難有
什麼好結果吧,前面也說了,殺了上尉,上面再派一個同樣壞或更壞的
來。整個社會體制終究是無法抵抗的。只有奧菲莉亞解脫了,到沒有痛
苦的地方去了。
雖然也仔細回想每個線索,但我其實並不想深究那些是現實還是幻
想,那一點也不重要,而且兩者混在一起,密不可分;只要奧菲莉亞覺
得這一切全是真的就好,我巴不得她心中只有這個故事,過濾掉醜惡的
現實,我情願相信,她是回到地底王國去當公主了,那裡一點也不像地
上這般冷暗陰慘,那裡的色調令人喜悅,明亮又溫暖。
看了一些影評,許多專業人士套入各種主義各種理論,解讀女孩的
想像或其他角色所代表的意涵,與現實的對應,對三個任務的分析,從
中挖掘文學典故的韻味,或將故事放在歷史的宏觀中來論述。大量的意
象,大量的文字,說不盡的象徵,都很有意思。同時也有許多人質疑看
電影為什麼要去想這麼多,不是很累嗎?
童話耐讀,是因為有許多遐想空間,愈挖掘愈豐富,電影好看也是
如此。感動,不一定要用什麼學理分析,光是元素羅列在一起,讓人同
一時間感受到,開始聯想,就夠了。
也許是我電影看得不夠多才這麼說,不過現在的我真的衷心覺得,
看愈來愈多電影,發現愈來愈多意象,產生愈來愈多的聯想,就只是為
了讓自己看見得更多、想的更多、得到的快樂更多。如果只是直譯符號
:X=Y的象徵,把可以無限延伸的東西說死了,不是很可惜嗎?把用
一萬字也說不徹底的意象,變成一句點破式的謎題答案,不是很沒趣嗎
?好看的電影,永遠討論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