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影評] 台灣電影的災難:《星光傳奇》
時間: Sat Apr 19 17:38:45 2008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9170336
台灣電影的災難:《星光傳奇》
文/林木材
電影創作如果只為了唯一目的而存在,將成為一部不折不扣的宣教片,內容依循著
意識形態而編撰;紀錄片的創作如果只為了一個目的而生,成為宣傳片並不是罪過
,只是當那些被記錄的人、事、物最終成為被剝削、消費的對象時,才是災難的開
始。特別是當這些影像的創作牽扯到「偏見」及「商業」時。
看完紀錄片《星光傳奇》,讓我想起去年的一部台灣電影《我看見獸》。這兩部電
影的誕生,都讓我對台灣電影圈能產出這樣的作品感到近乎絕望的悲哀和氣憤。
為什麼呢?《我看見獸》表面上以大眾電影的形式,卻包裹著濃厚的意識型態,明
白地告訴觀眾「同性戀是罪」,需要驅魔,傲慢地實行著自己的偏見;而《星光傳
奇》則以「感動」、「夢想」為號召,打著每位參賽者其實就是台灣縮影的美名,
但說穿了,卻是部搭乘「星光大道」節目順風潮流之嫌的幕後花絮影片,以商業為
最終目的,狠狠地、毫不留情地消費著這些參賽者。(或許是各取所需吧!)
我總是認為「超級星光大道」對台灣社會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目,並不是因為參
賽者本身對於唱歌的熱情或夢想有多麼動人,而是這個「競賽」裡的「評審機制」
有著可以嚴肅看待的意義。明白地說,比賽最終只有一個冠軍,因此絕大部分的參
賽者,都必須在漫長的過程中不停的「失敗」,並且要學習如何在公眾之間馬上接
受批評與失敗,在一批一接、一評一受之間的雅量與氣度,無不透露出難得的(民
主)素養與教育意義。
但另一方面,「超級星光大道」與其說是個比賽唱歌的節目,不如說更接近一種
「真人實境秀」(reality show)。它有別於過去的「五燈獎」,開始提供選手們
集訓的機會,大家在幕後是好伙伴,但在幕前卻成為競爭對手。每集節目的尾聲,
大伙抱著淘汰者哭成一片的情景,儼然成為節目的特色。這些參賽者在比賽遊戲機
制下所產生的真情流露,在攝影機的大特寫之下,有時顯得矛盾(某些參賽者不知
如何自處,抱也不是,不抱也不是,呆立在原地),更多時候呈現出的是製作單位
為了收視率的的殘忍與殘酷。
《星光傳奇》乘著「星光熱」而進行製作,製作人李崗提到「我只是想抓住那一段
過程,那讓我感動的『真』,然後呈現它與傳遞它給別人」。但影片中的時序都只
是隨著節目的進行而發展,偶爾穿插參賽者們的生活實錄和故事,不僅主角過多,
焦點分散結構鬆散,毫無核心可言,更完全沒有探究節目本身以及對社會大眾影響
的精神。換句話說,《星光傳奇》只是記錄了過程,不去探索人的內在部份,沒有
觀點,沒有靈魂,充其量只是110分鐘的花絮收集,依偎在「星光大道」的光環裡,
成為節目的複製品與附屬商品。紀錄片的推出就只是像唱片CD不停改版,甚至限量
,目的就是為了吸乾忠實粉絲的荷包,扒光星光幫的剩餘價值…。
這與紀錄片裡所謂的「真實」完全無關。真正動人的情感,建立在拍攝者與被攝者
的互動,以及影片拍攝的初衷和動機上。《星光傳奇》對我而言,只是部短視近利
,企圖從潮流中獲取些什麼的片子。若說得更嚴重一些,從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
各取所需,已經詆毀和侮辱了紀錄片的珍貴本質。
楊力州跟拍《雙瞳》籌製過程的紀錄片《過境》,因為有觀點,而從原本的花絮脫
穎而成為一部有批判力道的佳作;看看記錄競爭(比賽)過程的《快樂舞年級》與
《夢想無限》,就是在長時間的觀察和投入之中,才突顯了參賽者們的熱情和夢想
;看看《無米樂》和《寶島曼波》,正是在拍攝者與紀錄對象的互動之下,突顯了
珍貴動人的真情;再看看休葛蘭主演的劇情片《尋找美國夢》(American Dreamz)
,也是經過探析選秀節目和現象,展現出了美國社會的縮影和多元。
我曾經在紀錄片紛紛上院線的時期,擔心著紀錄片的創作會不會因為商業而變質,
而李道明老師也如此曾表達他的憂心:「會不會有人去搶搭這股熱潮,拍攝手法、
題材刻意去迎合觀眾愛好?例如,60、70年代有一種紀錄片在全世界的電影院裡放
映,非常流行,它是偷窺式的奇風異俗,比如吃人肉的、鬥狗的題材等等;我比較
擔心種獵奇的趨勢會出現,這對紀錄片創作是很大的傷害。」
《星光傳奇》當然沒有如此誇張可惡,可是看著影片裡的主角自己跑出來為影片造
勢,看著製片人李崗強調著「這就是台灣的生命力、台灣的真、台灣的可愛」,卻
忽略台灣還有其他更具生命力的故事題材,搶著時機並捕捉(消費)這群參賽者,
還以「傳奇」當作標榜。我對於這樣看待電影(紀錄片)的態度和方式,突然感到
噁心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