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斯汀的戀愛教室》(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別讓片名
把你嚇跑。這當然是一部重度書迷會看的很過癮的奧斯汀小說改寫,可
也並不表示,沒聽過達西先生,也不知《BJ單身日記》,更沒看過《珍
愛來臨》(Becoming Jane),你就無法置身其中。這不僅僅關乎作家本身
,關乎作家筆下的小說世界,也關乎現實人生的映照與激發。說穿了,
和《愛是你愛是我》一樣,兩者也許都是虛扥的浮世並繪,卻都是人的故
事,一個關乎你我的故事。
電影由喬絲琳的愛犬葬禮開始,接著,喬絲琳的多年好友席維雅竟
也在同時發現丈夫不忠。哀傷中,不但開啟了一段細膩溫柔的姐妹情誼,
也逐漸烘托煎煮出劇中人物的各自獨白。席維雅的女兒艾莉嘉除了必須面
對外在的家庭風暴,安慰心碎的母親,其實自己內心更渴求愛的滋潤。面
對愛的難題,法文教師璞蒂夾縫於無趣老公與熱情學生之間,遊走於道德
和欲望的邊界,完全失了神。就在此時,出現了文本的唯一男性成員格利
,既帥又多金的他,似乎是愛神特別眷戀的寵兒,格利卻遲遲不敢向愛情
伸出雙手。落寞、絕望、罪惡、慾求、道德等等人性劇碼,便在大家的好
朋友-年長又充滿智慧光芒的布娜朵特-組織結合下,一起走入Jane Aus-
ten Book Club的舞台裡。
這並非一部後設小說/電影文本,卻的確是「六個劇中人尋找作者」
故事。藉由閱讀「作者」珍奧斯汀的六部小說,六個主要人物也從自己的
觀點,為自身找到一個發聲的對應位置,試著定義珍奧斯汀筆下的「愛」
,也試著定義自己的「人生」。六部小說,雖然看似浮光掠影的閱讀,卻
在劇中人物的觀點攻防戰裏,讓主角/讀者深刻地領略原始小說的精髓。
因此,俱樂部第一次共讀的是《艾瑪》,而非按照時序地先閱讀《諾桑覺
寺》或讀者票選最受喜愛的《傲慢與偏見》,也就不足為奇了,反而是一
種必要。因為,《艾瑪》小說中那固執己見,硬要幫人作媒的女主角Emma
,連奧斯汀自己都說「除了我之外,沒人會喜歡」,早就成為現代英文語
彙裡,「自以為是」的同義詞了。所以,大家一起首讀《艾瑪》,在彼此
未熟的情況下,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敵對之意甚濃,珍奧斯汀的教訓便猶
言在耳:「Do not be an Emma!」。這個歡樂讀書會可不是專制一言堂,
觀點可以相互激盪,擦出智慧火花,毋須強迫別人接受。
此外,承襲Jane Austen小說的風格,珍奧斯汀讀書俱樂部不僅僅是
女性情誼的心靈交流(sisterhood),男性聲音一樣獲得充分各自表述的機
會。男主角個格利先生身穿運動服,手提星巴克隨身杯,粉墨登場時,女
性成員都覺滑稽或尷尬,好像此人不知來自哪個星球,如此格格不入。正
好格利嗜讀科幻太空小說,與奧斯汀的情感「熱小說」,形成某種程度的
對比。可是,正因為讀書會存在著他者的異質聲音,反而張力十足。你可
以笑笑格利竟然買了珍奧斯斯汀大全集(天哪),只因為他以科幻小說的讀
法來看,認為一個作家的所有作品不過是續集化的N部曲。當然你也可以不
同意格利的某些成見,卻還是不得不被格利獨特的天真坦率性情所吸引。
格利並非不知道自身的歧異,卻總是勇於表達自我。縱使這些男性(其實格
利是相當女性化的)觀點,乍聽之下,荒誕不經—如同他把主持閱讀《諾桑
覺寺》的家中聚會,扮演成了可怕驚異的哥德式古堡—不同的觀點政治卻
能激發創意與聯想。這是奧斯汀小說的根本目的,「她總是讓他者說」。
最終,這也許是奧斯汀小說的經典魅力所在。透過了解他者想法,進
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圖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264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