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清楚殺手在幹嘛嗎?殺手的思維模式又真的如傳統好萊塢槍戰片那樣冷酷豪爽嗎?
《殺手沒有假期》裡沒有《刺客聯盟》絢麗的特效和動作戲碼,更沒有尚雷諾在《終極追
殺令》裡的鐵漢柔情,亦缺乏《午後七點零七分》裡亞蘭德倫的冷酷俐落。反而多了老鳥
與菜鳥的婆媽家常,幕後老大的易怒無常,以及傳統英國舞台劇的幽默對白,和英國人對
生活自成一格的挖苦嘲弄。
電影一開始步調非常緩慢,雷(柯林法洛)與肯(布蘭頓葛利森)這一對菜鳥與老鳥搭擋
,剛完成倫敦任務就被老闆哈利放逐到比利時布魯日「度假」。前者將充滿中古童話建築
和運河的古城批評地一無是處,後者則在古都裡悠哉地當個稱職的觀光客。兩者就像是變
調的《黑色追緝令》殺手搭檔,用充滿日常又婆媽的風格對彼此意見不同之處進行論證。
明明步調緩慢、明明內容很家常,但只要懂得英國人的幽默你不知不覺就會電影院裡捧腹
大笑。
電影裡充滿了政治不正確的議題:兩位殺手用正常且理直氣壯的語調譏笑美國觀光客太胖
;不但安排一個受盡黑人侏儒悶虧的美籍白人侏儒嫖妓、酗酒和嗑藥,還讓這個美國白侏
儒針對種族問題大發掘詞,並且對於黑白種族終將一戰信誓旦旦。少有一部電影把肥胖、
侏儒、黑人白人甚至參雜越南人的種族大悶鍋一口氣端上來,還上得如此乾淨俐落。導演
不但搬了這麼多政治不正確的議題,還刻意挑選「美國」味最重的,由於這些爭議點最後
都被英式挖苦給一筆帶過,熟知英美兩國歷史文化恩怨情仇的觀眾自然會對導演的安排捧
腹大笑。
除了上述政治不正確的議題外,柯林法洛替「約翰藍儂」痛毆美國觀光客,實際上被他打
的是加拿大人,除了暗示美國和加拿大總是攪和不清,也簡單交代了英國人多怨恨殺死這
位搖滾傳奇的美國人。而不答嘎的元素不只是這些,殺手發現要刺殺的對象要自殺時,不
但不殺對方甚至還阻止對方自殺,甚至幫對方進行心理輔導,完全違背殺手原則。
除了文化對比的英式笑點,電影裡還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形象對立:童話和地獄、小男孩和
侏儒、孕婦與殺手、生與死、明與暗。雷夫范恩斯飾演的幕後大老哈利那經典的「獻聲」
堪稱一絕(相信看過此片和《酷狗寶貝之魔兔詛咒》的人了解我在說什麼)。當他現身後
,形象對立更明顯。明明是滿口Fuck、脾氣暴躁到極點的黑道老大,做事卻簡潔俐落又有
個人原則,甚至還保持傳統英國紳士的美德:孕婦和小孩最大。
當然,上述這些元素若沒有後來哈利和雷的追逐戰,就會流於單純的荒謬笑點,實際上這
些黑色幽默都是這部電影拼命暗藏的「梗」,直到最後一刻槍聲響起時所有的鋪陳才全部
串連起來。原本來度假的變成出任務、要殺人的反而被殺,諸如此類的陰錯陽差就這樣一
步步串連起來。原本荒謬搞笑的劇情,配合菜鳥殺手的懊悔和亦父亦友的安慰,反而透露
出世事無常的憂慮無奈。加上古典配樂和布魯日哥德式的童話背景,讓明明主角是英國人
、場景在比利時巧克力古都、處處充滿天鵝、運河和哥德風教堂的電影,透出一股淡淡的
德國格林童話詭譎氣息。雖然陰沉憂鬱的基調若隱若現,卻又不讓整體失去平衡,讓電影
保持原本該有的輕快。直到最後正式對決開始,古典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傳統黑色電影
愛用的大量陰影和動作片長出現的快速電子音樂。
劇團出身的新銳導演馬丁麥多康納不可免俗地將英式舞台風格帶入《殺手沒有假期》,
因此許多人物換場和對話時難免讓人產生一種看舞台劇,而非看電影的感覺(此時傳統所
謂的『內、外場』轉換就特別顯眼了)。但柯林法洛、布蘭登葛利森收放恰到好處的雙簧
戲,和各處板眼到位的雷夫范恩斯補足了新手導演缺乏的問題。因此喜歡《黑色追緝令》
風格的電影(電影裡的主要角色的確有從《黑色追緝令》裡轉換和錯位的影子,甚至以《
黑色追緝令》裡的名言:Pride only hurts, it never helps.向昆汀塔倫提諾致敬),
或是熱愛英式幽默的觀眾千萬不能錯過《殺手沒有假期》,除了讓你體會英國人絕佳的幽
默和一流的挖苦,更讓你體會不一樣的殺手風情。
PS:本片較適合喜歡英式幽默,以及能接受非傳統黑道電影的觀眾,畢竟這部電影的敘事
手法和我們一般所認識的殺手電影非常不同。
另外,我想推一下亞蘭德倫的《午後七點零七分》,喜歡冷面殺手的人千萬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