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世紀對談:溫德斯與侯孝賢(四)

作者: Ihsuma (Amushi)   2008-12-02 10:09:34
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7748599.html
整理/吳重寬
問:年輕人在台灣拍片,大環境很困難,資金尋找不易,這也發生在德國嗎?爲什麼要幫
助陳駿霖導演拍攝《一頁台北》?看過《海角七號》嗎?對它有什麼看法?
溫:我還沒有去看《海角七號》,如果我去看了就替這個票房又增加了一張電影票的價錢
(觀眾笑)。我是會想去看,我對這樣的影片很有興趣,因為它可以幫助其他電影,這對台
灣電影是很棒的一件事。有時候電影不需要評價很高,只要它能夠帶起其他電影的票房,
就是好電影。在德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發生,有些我根本不在意的電影替其他年輕的電影
工作者開啟了一扇門。或許在全世界都一樣,國片在自己的家鄉遠不及在海外來得受歡迎
,我的影片在德國就是這樣。(笑)
我覺得雖然資金對年輕的拍片者永遠是一項麻煩,但是缺少資金其實會刺激你的靈感,我
看過有電影成本很低但是非常成功,卻很少看到大成本的電影最後拍出來有好的成果。現
在拍電影,你有越多的資金就有越多的話不能說,但是如果你沒有什麼錢,你想說什麼都
可以。
現在拍片跟我們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我們只有膠捲,現在的年輕人有數位攝影機,可以用
很少很少的錢拍出很驚人的作品,這對他們來說是個未來的展望,因為不需要仰賴非常大
成本的資金來拍電影。
關於陳駿霖導演,我看過他的短片《美》,也看過了劇本,對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非常有
信心。其實我每一兩年就會幫助年輕導演來拍片,我也相信我對陳駿霖的投資是正確的。
侯:台灣的環境比較特別;一個行業如果銀行不介入的話,這個行業是很難長期存在的,
因為每個行業的資金流動都跟銀行相關。在九○年代初期,台灣一年還有兩百部片子,以
前更多,兩百多部,甚至到三百部。當時的資金來源基本上是因為片商他有戲院、有院線
,他可以賺錢然後投資在影片裡面。還有他可以從銀行貸款,但他的貸款方式不是用影片
去抵押,而是用土地或是房產,是用實際的資產去抵押的。
這跟西方譬如美國或法國是不一樣的,他們銀行可以去評估你的電影然後你用電影去貸款
,有些銀行甚至還有投資。所以當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除非你有家產,不然你沒辦法去貸
款。新聞局當然有做了一些,但那個錢基本上太小了。假使你要到銀行貸款,假如沒有實
際的土地或房屋的話,新聞局可以擔保,但是不見得能借得到,因為銀行還是要評估,他
評估還是要看你有沒有資產。所以這個機制假使沒有建立,基本上電影永遠是處在一個很
奇特的狀態裡面,就是你沒有一個常態。
那法國他們有抽電影稅要投入電影,每家電視台不管公營私營,要有百分之三的營業額要
拿出來,其中百分之二要注入在法國電影裡面,百分之一可以投別的合作案子或是外國影
片,這都是硬性規定的,他們建立了非常多的機制。還有CNN的申請,根據你之前片子的
賣座程度,他有個點數累積,就依此看能申請多少錢進來。
所以這種機制假使不建立的話,坦白講,就是有錢的資本家可以玩,不然你玩不起。那電
影只要市場好,資本家願意投入,有市場之後才有餘力去照顧年輕人。年輕人他沒有負擔
、他的成本小、他的題材可以是非常個人,或是非常有他的創意的,這就像是一個大公司
裡面的研發單位,但是大公司要非常賺錢才會有研發單位。
《海角七號》有它成功的一個背景,我認為小魏在年輕導演中,處裡演員是處理的最好的
,而且他處理的是非演員,他處裡演員非常精確,你看了不會有隔閡,這是很重要的,然
後加上片子整個勵志的傾向,從loser到整個站起來,這個過程是台灣目前大家的心理狀
態,而且它又好笑。但是這個片子它不是常態。非常好的現象是它吸引了很多觀眾過來,
讓這個行業開始重新受到注意,但是正常的資金流動機制沒有建立,還是不行。所以說《
海角七號》只是目前的一個狀態,但是這個狀態要怎麼follow?我從以前講這個講到現在
已經講太久了,我也只能講到這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