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弄虛實的瘋狂編劇-《蘭花賊》 Adaptation
網誌版:
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8046451.html
導演:Spike Jonze
編劇:Charlie Kaufman
演員:Nicholas Cage、Meryl Streep
出品:2003
《蘭花賊》從好萊塢編劇的視角,談述了兩個議題:「影視改編」和「商業公式」。全片
以後設式的諷刺喜劇,探討原著與改編間的微妙關係,同時也攬鏡自照,呈現獨立小編劇
游移於商業體制縫隙中的種種掙扎。
好萊塢將文學改編成影視作品的風潮源自三零年代的黃金片廠時期,一方面文學提供了豐
富的靈感泉源,讓片商可輕易從中汲取為人熟知、完整的小說架構加以重塑,而這些已通
過市場考驗的故事題材更能規避失敗風險;而在行銷面上,文學改編更可以利用讀者對原
著的愛好,激起改編與原著、新舊版本間互相比較的話題性,增加媒體曝光賣點,並在影
片上映期間與出版業結盟,串聯雙方行銷網絡而形成互惠的加乘效應。
學者Morris Beja在七零年代末曾作了如下的簡略統計:從1927年首屆奧斯卡金像獎創立
以來,有約逾四分之三的最佳影片獎是頒給改編作品,而文學改編所創作出的商業票房鉅
作更是不勝枚舉,足見改編作品深受影壇之青睞。即便時空已橫跨了三十年,改編、翻拍
作品備受影藝學院與主流喜好的真理仍不受動搖(2007險路勿近、2006神鬼無間、2003魔
戒首部曲、2002芝加哥、2001美麗心靈……。)
那原著作者又是怎麼看待電影改編呢?許多清貧小作家恨不得自己作品能受製片垂青,搬
演上大螢幕,以求一夕間名利雙收;卻亦反骨文藝作家對片廠的商業操作、或是大導演的
強勢介入修改備感不滿,認為好萊塢扭曲、謀殺了他們的作品,例如《發條橘子》(The
Clockwork Orange)原著作者Anthony Burgess便曾語帶譏諷地對改編熱潮評論道:「人們
認為每本暢銷小說都“一定”得改編成電影,因為書本刺激了真實體現(true fulfillme-
nt)的慾望,欲將語言的陰影變成光明,將文字轉化為血肉。」
但同時,改編卻也總難取悅原著作者與死忠讀者,往往被視作文學的不忠背叛、或有限片
長下刪縮的斷簡殘編。Robert Stam在Literature and Film: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daptation一書序章中即指陳了此類批評論述所挾帶的偏見,及種種攻
訐「改編」的罪狀,例如:文學的書寫形式及內容皆先於電影誕生,為較優越的藝術形態
;影像僅滿足低層次感官,而文學則可滋養超越世俗的精神性;文學是菁英階級的心血,
電影只是大眾化的速食剽竊,讓觀眾可輕易快速消化原著而放棄閱讀,宛如掏空文學的寄
生蟲......。
若電影是對文學的「背叛」,那麼也該有人問,電影究竟是否應該忠實、又該對誰忠實?
或者,忠實根本難以企及,而背叛更是必要之惡?
然而,早期的改編研究大多仍以電影對應於原著的「忠實性」(fidelity)為討論主軸。
Andre Bazin在其《非純電影辯》一文中,雖不主張呆板的逐字轉譯,但仍以Robert Bre-
sson《鄉村牧師的日記》為例,主張好的改編作品一旦破壞原著內容的平衡,就必須加以
創新、轉化,藉此「形神兼備地再現原著精髓」,並指出若要追求「美學上的高度忠實」
,則需仰賴電影表現手法與光學技術的精進。Dudley Andrew在提出「挪用、交會、轉化
」三種改編模式時,同樣也強調忠實呈現原著精神(spirit)的意旨;Geoffre Wagner則提
出「位移、批評、類比」三種類別,分別描述完全忠實、批判顛覆、與自成一格等三種不
同的改編態度;其他學者大多亦依照改編的「忠實程度」,整理類似的分類架構。
學者George Bluestone指出,19世紀小說家Joseph Conrad與導演D.W. Griffith皆曾不約
而同地宣稱他們的作品是要讓人們「看見」(see)。電影直接提供觀眾視覺影像,而文學
則透過內射作用提供給讀者一種心靈影像 (mental image)。換言之,讀者在閱讀原著時
,對人物場景、動作細節早已建構出既定的具體想像;當改編電影提出另一種版本的詮釋
時,讀者和文學間早先締立的想像關係便被破壞及否定,因而令讀者感到不快。因此,改
編電影所「背叛」的其實並非原著的「精神」,而是讀者或主流「詮釋社群」(interpre-
tative community)對該文學作品的共識。換言之,電影改編並沒有可回歸的的單一意義
核心,文本是一個開放的結構,不該用本質論的框架囿限對改編作品的研究。故此,當代
諸多研究改編電影的學者皆不約而同地倡議應跳脫「忠實性」的迷思,專注於改編的情境
脈絡,與文本跨界轉譯時所刪減、增補的痕跡,探究兩者間的「互文性」(intertextual-
ity)。
回到《蘭花賊》一片,此為廣告、MV導演Spike Jonze及好萊塢鬼才編劇Charlie Kaufman
兩人繼《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後的再度合作,這次Kaufman後設地將自己化身
劇中主角,將改編報導文學《蘭花賊》(The Orchid Thief)為劇本的過程作為故事前景,
並大量添入了真假難分的現實素材與人物,甚至巧妙地虛構了一個現實中並不存在的雙胞
胎分身Donald Kaufman,和本尊辯證電影的獨立和商業面向。
片頭最重要的一場戲,是編劇Charlie(Nicholas Cage飾)與女製片Valerie(Tilda Swinton
飾)的餐敘晤談,授命改編暢銷書的他,奮力申明不想沿用狗血賣座元素(性愛、毒品、槍
戰追逐),與俗套溫情劇碼(感人的生離死別、曉悟人生的雋語),只想傳達原書中那份嚮
往花卉美好的單純熱情。然而,他卻找不出原著中的戲劇衝突,苦苦無法完成劇本而陷入
了瀕臨瘋狂的絕境下;更諷刺的是,求助無門的他跑去諮詢了先前所不屑的編劇導師,以
尋求解套,而他的現實人生則在片尾一一應驗了他所鄙夷的商業電影公式……。
《蘭花賊》的鋪陳、轉場與「旁白」(voiceover)息息相關,從影片一開始的黑畫面我們
便聽見編劇Charlie焦慮的叨叨絮語,為其性格與劇情定下基調,反映出其於創作及生活
上的瓶頸。而影片敘事觀點切換在編劇Charlie和作家Susan Orlean兩人的寫作場景,呈
現出明顯的對比:一位不斷反芻自己的失敗、充滿焦躁不安的碎念;另一位則下筆如行雲
流水,以權威的作者聲調,唸出一段段融合知性與感性的旁白,而畫面上則同時幻化出
優雅的蘭花線條。Charlie閱讀《蘭花賊》一書時,聲部亦不斷浮現著Orlean的旁白,宛
若被原著的力量附魔、操控般,亟欲再現、臨摹原著精髓,卻反陷入虛實交錯的精神錯亂
。影片不時穿插出他腦海中一段段軟暱的情色幻想,卻又立刻將之戳破,硬生拉回冰冷的
現實,十足自嘲與諷刺。
片中所出現「頭尾相連吞食蛇」(ourobouros)、「自我解構/吃掉自己的殺人魔」的意象
,其實正是影片中Charlie編劇時的顛狂寫照,當他無法從書中擷取出具體情節時,他便
將自己的生活寫入劇本,用一層又一層的故事包覆、吞噬自己,陷入了週而復始的無限
迴圈,內容意義卻極度貧乏空虛。而在此時,影片自我指涉了劇作家Charlie Kaufman其
實「真的」正在寫著自己寫著自己……,使得影片內外的虛實互涉,形構出鏡中鏡般的
迷離深淵。
電影《蘭花賊》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後設層次。第一個層次中,我們看到劇作家將自己寫
入劇本,甚至在電影末段的將自己的人生演成一齣夾雜毒品、性愛、槍戰追逐的通俗戲
碼,讓好萊塢類型入侵自我生命。此種「人生如戲」的文本架構下,劇中主角一方面看
似與體制妥協,在劇本中融入了賣錢的衝突元素與震撼觀眾的大逆轉,但另一方面,他
其實反而破壞編劇守則,刻意觸犯編劇大師Robert McKee所告誡的禁忌,突顯出結局牽
強而拙劣的「壞品味」,再度顯現出影片自我指涉與嘲諷編劇公式的幽默。
電影的第二個後設層次則是「現實」與電影虛構文本的虛實混淆,Charlie Kaufm不僅如
先前所述,在電影中大量安插現實人物與演員,並刻意重建《變腦》拍攝實景,甚至在
影片宣傳時故佈疑陣,把不存在的Donald Kaufman放入正式的編劇名單,並在接受訪問
時對Donald的存在語帶曖昧、不置可否,使Donald成了第一位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的虛擬人物,就連美國權威娛樂雜誌《Variety》都誤以為Donald Kaufman是個真人,
真真假假間翻攪出無限想像。
而這一則顛覆現實、搬弄虛幻的好萊塢寓言,亦徹底地指出「忠實改編」的遙不可及,
片中指出原著其實是一則隱匿醜惡真相的謊言,而Charlie原先幻想的優雅女作家,亦只
是個衰老、寂寞的可憐蟲,一切都是讀者腦海中的欲望投射與想像調度,原著只是一則
虛幻泡影,故所謂「忠實再現」就好比追求那縹緲的幽靈蘭般捉摸不定、無法觸及。
本片和《超級大玩家》同樣強烈地有自我指涉,甚至無限分裂、迴圈的解構傾向,並在
自娛娛人時,幽了好萊塢片廠一默;兩部片都置入了現實中的好萊塢明星,但《蘭花賊》
相較下則更大膽將作者身影跨足至虛構影片中,以「改編」(adaptation)形式演繹出卑
微小編劇如何「適應」(adapt)好萊塢的險惡叢林,具備更強烈的後設與實驗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