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Movie-Score 看板]
作者: cafelight (意志作為一種抵抗 ) 看板: Movie-Score
標題: [心得]文學、古典樂與庫貝力克的電影美學
時間: Tue Feb 3 22:28:13 2009
文學、古典樂與庫貝力克的電影聲學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8188694
庫貝力克的電影也許最難被以簡單的類型片史觀所標幟(labeled)
的顯著例子。當然,所有大師的經典電影都不會只有一種面向,一種情
緒,一種意識形態,那太無聊了;但是當我們提起小津安二郎,想起的
還是《秋刀魚之味》的日式物語,而溫德斯會是他那特有的公路式孤寂
、荷索的狂人囈語、史柯西斯的黑幫血盟錄。庫貝力克太難定位了,不
可能被化約也不能收編。從史詩片《萬夫莫敵》(Spartacus)到情欲
世界的《羅莉塔》(Lolita),從太空科幻《2001》到精神分析的《發
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他電影惟一可識的簽名,如果有的
話,會是打破所有既定簽名的偉大簽名。
然而,儘管Kubrick無聲語言(視覺語言)如此多彩紛呈,影癡眼
中的前衛派作家,在電影的「有聲」語言中,電影配樂的運用上,他卻
是古典派的忠實信徒。二十世紀偉大的導演中,伍迪艾倫和庫貝力克都
是採取以現有的(existent)古典音樂作為電影情感走向的奇才,他們
電影的配樂,大多都可以單獨於電影之外聆賞;透過電影的演現,就賦
予這些音樂一種詮釋的觀點。
不同的是,伍迪艾倫的劇本,大抵都是「自編自寫」的王爾德式諷
刺喜劇,庫貝力克的劇本,卻有一半以上根植在文學的土壤中。《萬夫
莫敵》有著良好的史詩傳統自不待言,《羅莉塔》更是納布可夫的文學
代表、《2001》改編自亞瑟.克拉克小說《前哨》(The Sentinel)、
《鬼店》和《發條橘子》則分別是原作者史蒂芬金和安東尼.柏金斯認
為不及格的「贗品」,卻各自定義了我們現今所知道的電影史裡的不同
篇章。另外,庫貝力克對維多利亞朝的諷刺小說家薩克萊最知名的《浮
華世界》(Vanity Fair)沒有興趣,卻把他另外一本"相對"少人閱讀
的《貝瑞林登》(Barry Lyndon)拍成了20世紀傑出的藝術珍品《亂世
兒女》。
就在這樣高度的文學傳統上,庫布力克尋找另外一個傳統,另一個
高度:歐陸由來已久的古典樂典範。於是乎,我們驚訝地在《2001太空
漫遊》中,聽見藍色多瑙河的潺潺水聲與曼妙舞步,同時望見另一個史
特勞斯的燦爛宇宙哲學觀,那壯大輝煌的尼采《查拉》星空。旋復又在
《亂世兒女》裡回到巴洛克與浪漫派的兩大命運主題,利用韓德爾迫擊
砲式的鍵盤組曲(HWV 437)與舒伯特柔祕的鋼琴三重奏(OP 100),將生
命的兩種迥異面向,悲喜交錯地如此貼切。在《發條橘子》這種變異的
反文明小說中,更見庫貝力克神技,援引奔放的序曲《鵲賊》、《威廉
泰爾》與進行曲《威風凜凜》,恰好將那種憤怒青年(angry young man)
的原始欲望能量,不受文明宰制地釋放出來,最終必得爆炸於貝多芬的
狂野《合唱》。
透過『文學』與『音樂』的兩大傳統的相互指涉,Kubrick確立了
他無法被超越或模仿的庫貝力克式『電影』傳統。涵養了文學精髓,致
敬了古典群星,在有聲的語言崩壞後,終究讓他自己成了這座萬神殿的
一道天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