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我願意為妳朗讀》與「為愛朗讀」

作者: fayepp05 (.....)   2009-05-22 17:21:42
  我以後看電影前絕對不先看原著
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fayepp/10822817
有雷
  因為在誠品網路書店預購了《我願意為你朗讀》而拿到了電影試映會的票,我原本
計畫在看完電影後,再看書的。誰知道我手太癢,就這樣把原著給讀完了,事後才後悔
萬分。
  「為愛朗讀」這部電影和它的原著小說一樣,都不是很好「看」的片。不是它不好
看,而是它不好懂。因為沒看過英文版的原著小說,讓我不太了解:《我願意為你朗讀
》這本翻譯小說,到底是翻譯翻的不好?還是他本來就故意寫的比較不好讀?再加上這
本書需要花很多心力去思考作者所傳達出來的意念,無論是歷史上的意涵、法律上的邏
輯、哲學上的思維,還是道德上的底限,都需要讀者自己細細的再去跑過,理解,自省
,因此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才讀完這薄薄的一本書。書中所要傳達的,是藉由一個姊弟戀
的故事,來帶出二戰後的德國後裔,怎麼去看待自己及所愛的人所經歷過的歷史。他們
應該要為自己的父母、親友贖罪嗎?對於自己所愛的人犯下的罪行,他們是否也有責任
必須去承擔一部份的罪過?而愛上了一個罪犯,是否自己也是有罪的呢?這些想法都是
我們很難去理解,也很難去釐清的事;但卻深深的烙印在每個德國人的心底深處。
  在電影中,導演及編劇利用男主角的同學,帶出了小說中的關鍵議題──誰有罪?
(這點在小說比起電影來,有較清楚的呈現與省思)漢娜有罪,這點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但只有她有罪嗎?漢娜所代表的,其實就是那些聽命行事的納粹軍官。在世人眼裡看
來,他們罪該萬死;但對他們而言,自己只不過是一個聽命行事的棋子。漢娜在審判上
,也反問法官:「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這帶出了很重要的一點──他們只是這整
個系統中的一個小點。上面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對漢娜而言,她只是在盡自己的本
分完成工作。你或許會認為,她是可以選擇的。是的,她可以,她選擇了聽命,選擇了
迫害猶太人的這條路。漢娜是自私的,她認為,只要她聽命行事,她就能保有工作,她
就可以安然的度過這個戰亂。也許在那樣的年代,能夠保住自己的小命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可以控訴漢娜自私,可以罵她是「納粹婊子」。但如果是我們,我們會怎麼做
?這麼說好了,如果像漢娜一樣,只是一個小官,像警察一樣的人物,沒錢、沒權,當
同僚們都選擇按兵不動,你會行動嗎?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多少都受到社會化的影響
,從小就被教育著人際關係的重要,即使我們有自己的想法,但當它與其他人的看法相
左時,有多少人會選擇站出來,說出自己的想法,反抗這個社會?又有多少人會默不作
聲的算了?這就好像明明知道自己的老闆是個白痴,老是做出一些自己不認同的決定,
你會反抗他,當著他的面,拆他的檯嗎?也許有些人會,反正頂多就是丟了工作;那如
果會賠上性命呢?你會這麼做嗎?千萬不要拿奧斯卡辛德勒(Oscar Schindler,1908
- 1974)來與這些人相比。要知道,二戰時期德國所設立的集中營中,所關的,不只有
猶太人,還有許多「無生存價值」的德國人。奧斯卡辛德勒有錢,有錢到可以買權,所
以他有能力保護猶太人,同時也保住自己的性命,這點是一般人絕對做不到的。我會這
麼說,並不是為了替漢娜脫罪,只是覺得,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是當這個選擇攸
關性命時,這還稱的上是「選擇的權利」嗎?
  
  誰有罪?漢娜有罪?那些見死不救的村民有罪?德國納粹有罪?德國人有罪?這麼
說好了,全世界的人都有罪。就像十八世紀愛爾蘭哲學家-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
,1729 - 1797)所說的:「壞人的制勝之道,在於好人的袖手旁觀。」(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在電
影中,男主角的同學所代表的,就是二戰後的德國後裔。他們原本認為,這場對納粹的
審判、對有罪之人的審判,是正義得到伸張之時;但這場審判到後來,卻演變成一種煎
熬。因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這場火災、是這群納粹的自私、是其他村民的懦弱、是
德國納粹那些高階官員的邪惡、是整個德國人民的漠視。這本該是對那些有罪的德國納
粹的審判;但在德國人的眼裡,卻演變成對自己的審判。這讓我聯想到紀錄片「計程車
司機之死」(Taxi to the Dark Side,2007)。那些因為伊拉克虐囚案被判刑的士兵
們,也全都是奉命行事之人;但下令者、決策者,甚至是發動戰爭者,全都全身而退。
他們難道沒有罪嗎?法律只是道德規範的最低底限,法律上無罪,不代表沒有犯錯。我
們都是罪人,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就像那些德國後裔一樣。我常在想,德國人或許是
最能體會這種感覺的人,因為他們的歷史,告訴他們事實;因為二戰距離現在,不算太
遠。他們都知道,他們的父母、祖父母在二戰時期做了什麼事;但是深愛著他們,深愛
著這些罪犯,也讓他們感到矛盾、愧疚,甚至有罪。這部由德國法學教授寫成的小說、
翻拍成的電影,或許可以讓我們對這些德國後裔的感受多些了解。
  「為愛朗讀」這部電影是導演Stephen Daldry與編劇David Here繼「時時刻刻」(
The Hours,2002)後的再度合作。我原本以為它會像「時時刻刻」一樣的流暢與動人
;但不知道是導演及編劇的功力退步了,還是我受原著的影響太深,我覺得「為愛朗讀
」這部片的動人還在,但卻少了流暢。電影刪去了某些在原著上我認為很重要的橋段,
也許是為了片長,也許為了劇情走向,也許為了人物的刻化,也許,是為了讓觀眾留有
想像的空間,這我不知道;但卻因為這樣的刪減,讓主角某些重要的人格特質消失,這
其實是很可惜的。《我願意為你朗讀》作者——徐林則——筆下的漢娜在與年輕時的麥
可在一起時,個性喜怒無常、自私,常為了一些小事大發脾氣,最後道歉的,總是麥可
;但電影對這方面的刻化反而不是那麼的清晰。漢娜的個性之所以在這個故事中這麼重
要,是因為漢娜在年輕時,曾是納粹軍官,也因為這樣的身分,作了很多自己都不願意
回想的事情。當心裡積了過多的秘密,就會開始對許多事都疑神疑鬼。為了保守這些秘
密,心裡所承受的壓力是一般人是無法想像的,所以無論秘密有沒有曝光,只要一察覺
到異樣,就會崩潰。這就像說了謊又不願意承認的人一樣,無論別人有意還是無意,一
但察覺謊言即將被戳破之時,便會生氣且大聲的駁斥;但電影中漢娜的個性,卻沒有小
說的強烈,有些令人不解與失望。另一個我覺得很不流暢的是時空的穿梭。導演
Stephen Daldry在「時時刻刻」中大量的運用時空的轉換,帶出三個不同時代女性的共
同故事;但在「為愛朗讀」中,這樣的運用,卻反而突顯了這部電影的缺點。
  我不願在看電影前先看過原著,並不是因為看完原著會使得電影變的難看,而是因
為這會擾亂我看電影時的思緒。就拿這部電影來說,我在看片時,腦中所想的,不是電
影預期帶給觀眾思考的問題,在我腦中不斷浮現的是:「接下來應該要演到……」、「
導演跟編劇為什麼要把這段刪去,又為什麼要加這段進來?」這些聲音不斷的在我腦中
迴盪,大大的影響的看電影時的思緒跑動。所以我不知道這部電影我該給什麼評價,因
為我的腦袋早已被原著佔滿了,這讓電影變成是一個,讓原著重新在我腦海裡跑動的工
具。
P.S. 「為愛朗讀」的導演Stephen Daldry本來計畫由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擔
任女主角,但凱特溫斯蕾卻因為本片與「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2008)的
檔期相衝而拒絕了。後來女主角改由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擔綱,當時妮可基嫚
正在拍攝「澳大利亞」(Australia,2008),本片也為了她將檔期延後。但就在妮可
基嫚準備投入本片拍攝時懷孕了,因而取消本片的演出。這時凱特溫斯蕾已拍完「真愛
旅程」,檔期上可以配合,便取代了妮可基嫚。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因為我實在
很希望妮可基嫚可以再拍出像「時時刻刻」這樣的電影,但又很怕這部片會被她搞砸。
而凱特溫斯蕾在本片的表現真的太棒了,即使我這麼喜歡妮可基嫚,還是會覺得,由凱
特溫斯蕾來演出或許比妮可基嫚更適合,同時也為妮可基嫚感到可惜。
P.P.S. Scott Rudin 原本是本片的製片者,因為他同時也是「誘惑」(Doubt,2008)
及「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2008)的製片者,所以他希望本片可以延到
2009年上映,以在奧斯卡上避開上面這兩部片;但卻因為與其它製片意見相左,憤而離
開本片,也拒絕為本片掛名。誰知道「為愛朗讀」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而「誘惑」
及「真愛旅程」沒有。
作者: gto515 (鬼塚英吉)   2009-05-22 17:34:00
我反而看不懂時時刻刻
作者: cappa (cappa)   2009-05-22 17:41:00
只能說是機緣,凱特最終回鍋也是好結果 話說Scott Rudin
作者: cappa (cappa)   2009-05-22 17:42:00
也太自私了吧...只考量能不能得獎
作者: clop (月餅狗)   2009-05-22 19:53:00
原著根本不是英文的
作者: kcetair (魔鬼就在細節裡)   2009-05-22 19:58:00
原著似乎是德文? 書不在手邊...
作者: Z999 ( Z九百九十九)   2009-05-22 21:41:00
徐林克,德國人
作者: mirror08 (鏡子)   2009-05-22 21:44:00
從文本到影像總是會有缺失,推關于"誰有罪"的那段
作者: fayepp05 (.....)   2009-05-22 21:56:00
我會說是英譯是因為本書確實是德文小說,但譯者是由英譯
作者: fayepp05 (.....)   2009-05-22 21:58:00
版本再翻成中譯本的,所以才說是英文版的原著
作者: fayepp05 (.....)   2009-05-22 22:02:00
如果造成混淆我很抱歉
作者: orangej (reusable energy)   2009-05-23 01:44:00
推時時刻刻...在那部片裡的她非常吸引人
作者: mapuce (好天氣)   2009-05-31 09:15:00
沒看原著也覺得整個電影不太流暢,很多地方有點斷裂
作者: mapuce (好天氣)   2009-05-31 09:16:00
無法連起來。不過很推時時刻刻,拍的十分細膩感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