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medache 看板 #1E8ml_1V ]
作者: venki () 看板: medache
標題: 好文分享
時間: Mon Jul 18 00:21:17 2011
由電影「迫在眉梢(John Q)」談醫療資源分配與保險制度
衛生署台北醫院
小兒科 黃佳雯 王怡人 吳文秋主任
妻子丹妮絲和小兒子麥可是約翰生命的全部,當約翰‧昆西偕妻、子在教堂做禮拜後
,到球場為孩子麥可加油。不料麥可因先天未被察覺的心疾發作(心室中膈缺損)而昏倒
在球場上,必需緊急的移植心臟,約翰面對了一個難題:他沒有錢可以支付龐大的手術費
用,醫院見死不救不願替麥可動手術。約翰為了救孩子,不但禱告、四處求援,還作了一
個令人訝異的決定.......
當麥可因心臟疾病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約翰和一群急需醫療服務的人封鎖醫院的急
診室,並要脅迫醫護人員幫他們進行手術治療,可是在這同時,約翰必須面對一個老謀深
算的談判專家,和一個個性暴躁的警官,他們的衝突對立要如何獲得解決呢?
由2002年奧斯卡影帝丹佐‧華盛頓主演的電影《迫在眉梢》(John Q),其控訴醫療保
險制度之舉,一位慈祥的貧窮基督徒父親因為愛子必須接受換心手術而得以存活,不惜綁
架一家醫院的急診室的員工與病患。劇情隨著各種不同的角色的介入,事件從醫院與病患
家屬的周旋,發展到各種權力與良心的辯證舞台;因此我們還看到了貪功而心狠手辣的警
官,以及無所不用其極為求收視而擷取警方訊號的媒體等等。當然圍繞醫院看熱鬧,視約
翰‧昆西為英雄的群眾、為「綁匪」說好話的人質、接受媒體採訪的也同時身為貧窮勞工
的好友等角色,顯然提升了主角「為愛不惜犧牲」的情操。即使我們很難(或根本無法)
在種種境域(醫院/國家社會/急診室/SNG轉播/保險公司)底下去尋求一個終極且單一的
倫理標準,我們仍然可以明白指出一個最間單卻最難解決的問題:「為什麼總是貧窮者受
苦?」
影片中,當約翰在急診室裡與人質們討論保險制度時,約翰的處境獲得人質的同情。
人質還問起:
「那有『日內瓦宣言(Decalaration of Geneva)』又如何呢?」另外一個
人質忿忿也巧妙地說,那宣言已經不是「希波克拉提斯的」(Hippocratic)而是「虛偽
的(hypocritical)」。
" I will not permit consideration of religion, nationality, race, party;
politics or social standing to intervene between my duty and my patient;"
「我將不容許任何宗教、國籍、族群、政治,或社會地位等因素來干擾對病人的職責;
」
顯然我們現在的醫療政策處境,遠遠否定了這個西方醫學倫理觀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中
心思想。
本部影片是一部針砭健康保險制度失靈,醫護人員、警察及媒體之專業倫理喪失,社
會失序的一部寫實影片,男主角選擇封鎖及診室與狹持人質,恐嚇醫院的行政主管潘芮貝
,協助讓兒子登上心臟移植名單,作為對這社會失衡的吶喊與回應的方式,但社會所存的
不正義現象會因被暫時檢討而改變嗎?
若從鉅視面思考如何改善上述惡劣的環境,將會是一條漫長而辛苦的改造之路,是需
要運用社會運動與社區工作之技巧來倡導大眾關切,及透過遊說立法來達成。而如今我們
在學生時期,便藉由醫學倫理課程探討許多現實中可能預見的案例,其在倫理面、法律面
、以及現實制度面的眾多兩難問題,與同學一同激盪思維,實能獲得一些不同的觀點與深
入思考。
以下就兩個面向來思考此影片所帶出的現實倫理爭議:
醫療倫理原則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