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網誌版:http://tonlinphoto.pixnet.net/blog/post/40359481
BBS純文字版:
在細說之前,先說一下我個人看完的感想:真是太好看惹~~~
比同期某一部卡司陣容超強大,後製特效近乎完美的電影好看一百萬倍倍倍倍倍倍~
而且大家男主角是編劇耶!我看完才知道,真是好有才華啊~
下面開始乖乖寫心得~
這是一部改編電影,原著小說是由故事裡的馬汀所寫成的,而這部電影又改編自其。
這段故事從一位老邁而心痛的母親菲洛米娜,想找尋自己離散50年的兒子展開。這位母
親的女兒,因緣際會找到了在從政路上鎩羽而歸的前BBC記者馬汀,希望透過記者無孔不
入的調查,幫助母親找到那位從來沒見過面的哥哥。
這個被馬汀視為社會趣聞的故事,其實是一段菲洛米娜不忍回顧的悲痛回憶。
50年前,民風保守的愛爾蘭,落後的性教育讓正值花樣年華的菲洛米娜意外懷孕,身處
保守的天主教修道院,菲洛米娜與他的寶寶安東尼注定聚少離多。樂觀的菲洛米娜努力
地工作,只為了每天與安東尼能有短短一小時的相聚時光。殊不知,這個號稱救贖世人
的修道院,暗地裡做著販賣兒童的勾當。菲洛米娜只能看著安東尼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
並迎來50年與親生骨肉分離的悲痛人生。
多年來,菲洛米娜獨自承受著積年累月的心痛,每年在安東尼的生日當天,為他在神前
點上一盞燭光,祈求他能幸福平安。逐漸老去的年後,終於決定把這個祕密說出口。
幸運地有馬汀同行,然後懷抱著期望,出發前往位於愛爾蘭的修道院,企盼能夠找尋到
當年安東尼被領養的相關文件。只是,一如過去她悄悄造訪修道院的結果,找不到任何
線索。更慘的是,當年被領養的文件已經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所有可能的追尋管道都化
作灰燼。
傷心的菲洛米娜無力關注其他細節,但敏銳的馬汀卻發現了年邁修女們被藏在院中,修
道院內更有許多因難產而死去的母子墓。發覺事情十分不對勁的他,最後在附近的酒吧
裡探尋到關於修道院不為人知的巨大秘密......
(劇透就到這邊告一段落,好看的劇情要請大家進戲院看,才能體會那種仿若搭雲霄
飛車的心情起伏。)
很多好萊塢電影在卡司、服裝、道具、場景上,都能夠有非常優異的表現,劇情緊湊刺
激的電影更不在少數;但是能讓我大力推薦的電影,真的不多。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演員演技恰如其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夠把細膩的情感表現
得婉轉動人。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導演手法別出心裁,每一個畫面都有所意義,每一個場景都能引導故
事前進。(別問我這不是當然的嗎?真的有很多電影有好多無意義的冗景......)
以電影後半段一場兩人在飯店酒吧裡對話的場景,兩人出場的方式,導演用兩臺相鄰的
透明電梯交錯下樓,來帶入時間與空間感。演員更以表情與肢體動作,引導觀眾感受他
們當時截然不同的心情。更不用提劇中畫龍點睛的配樂,即使觀眾跟著畫面一起在輕鬆
舒適的鄉間小路上奔馳,也仍能有那種等待偵探追尋真相的期待感。
故事中,有一些細微的片段可以感受所謂的「知識份子的傲慢」。那些高學歷、高收入
的知識份子,因為習慣了不同於一般大眾的生活,於是開始把自我身段提高,睥睨世人。
一開始的馬汀,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常春藤聯盟名校畢業,記者出身進而從政,一路走
在世人仰望的路上。他遍讀政經人文史書,所以看不起喜愛言情小說的菲洛米娜;他認
為是一則社會趣聞的故事,卻是菲洛米娜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許多故事裡都有這樣的
對比,但即使出身有高有低,難道情感也有嗎?
馬汀和菲洛米娜的人生或許不同,可是情感是相同的。在馬汀投入在這個追尋的任務中,
並對於修道院的修女憤怒指責時,菲洛米娜選擇了原諒,並且告訴馬汀所謂的憤怒只是
一種恨。
這一刻,無關乎學歷或收入,菲洛米娜的情操無比高貴。
(還是說其實她只是承受不起恨?)
前面寫得似乎有點沉重,不過其實這真的是一部溫馨可愛的電影。導演在電影中安排出
現了一些可愛的小片段,我真心地非常喜歡:一直以來,菲洛米娜除了一張安東尼的照
片,沒有任何可以懷念或回憶的影像。可是在找尋安東尼的旅程中,飛機上、旅館裡、
電視上,像是早期電影播放那樣的可愛小短片,紀錄安東尼點滴生活的家庭影片出其不
意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那究竟是菲洛米娜的幻想,還是真正的影片呢?答案到故事的末
端才能揭曉。
這一趟距離千里的尋子之旅,從英國到愛爾蘭,再輾轉到了美國,深藏50年的秘密從此
被層層剝開。在逐漸明朗的真相中,我們最終能看到最寶貴的人性光輝。
這部片溫馨動人又很具啟發性,真的非常好看,大推推推推推!
看完電影好想去看原著小說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