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1000456-260109
中國時報 陳錦謀/水產養殖業者
你「KANO」了嗎?魏德聖編劇及監製的片子「KANO」,已經成為朋友同事之間,彼此問候
的熱門動詞。這部大阪亞洲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媒體報導,開幕當天電影播放後,全場觀
眾兩度起立鼓掌,前後長達10分鐘。這個新聞讓我「KANO」,走進電影院,但是影片結束
後,滿座的台灣觀眾卻沒有掌聲,鄰座的年輕夫妻一家4口,安靜的收拾隨身衣物,沒有
熱烈的討論劇情,也看不出2個小男孩展現「一球入魂」的興奮感。
是哭了說不出話?還是感動得無法言語形容?
微雨中走路回家,有股莫名的沉重湧上心頭。在思緒紛亂中,隨意上網瀏覽到魏德聖的電
視專訪,他說「KANO」還原過去的年代,強調永不放棄的運動員精神,以及不同族群之間
合作的價值觀;主持人還幽默的說「在1930年代,日本曾經瘋台灣」。關了電腦,我釋放
沉重,心想:還原歷史的「KANO」原來是給日本人看的啊!而且還只是片段還原。
「KANO」這部片,也讓我想起1992~1995年的波士尼亞內戰。我認識一位波籍塞爾維亞裔
友人,在戰爭時逃離家鄉,20年後,他返回首都塞拉耶佛時發現,波士尼亞人與賽爾維亞
人之間,像戰爭前一般和平相處,沒有仇恨、彼此尊重,好像戰爭從來不曾發生過。友人
告訴我:這是一種集體選擇性失憶的現象,因為戰爭實在太殘酷、太骯髒,也太不人道了
。
「KANO」的片段還原的手法,正如選擇性的失憶,就像我94歲的母親,經常懷念日本殖民
時期「夜不閉戶」的善治,卻很少對當時「捉到小偷就剁掉手」的酷法提出批評。
日本大和民族習於集體行動,「KANO」應可像「海角七號」一樣,為嘉義市帶來為數不少
的日本觀光客;可是我卻不由自問:當日本觀眾兩度起立鼓掌,為影片讚歎之餘,他們是
如何看待這樣還原異族殖民歷史的台灣人呢?也因此,我終於瞭解,為什麼電影結束後,
台灣觀眾沒有掌聲,彷彿過去的三小時停格了,只是靜靜的離開,這是不是也是一種選擇
?沉默之中有些沉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