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這部片以前,我曾和一個看過的朋友談到它。他跟我說:「我覺得看完會想自殺。」
有趣的是,在我翻閱的影評中,其中一位作者的朋友問作者說:「你現在想要自殺嗎?」
而他朋友卻接著說:「你看完就不會想要自殺了。」一粒米養百樣人,一部電影也有百種
感觸,實在是很有意思。
很多人說這部片很不像Lars von Trier,但身為他的忠實粉絲我卻覺得這片一看就有他的
味道在,Lars von Trier最擅長的莫過於在小人物中創造出悲傷,用純真與善良去打底,
然後堆疊看似微小不起眼的慾望,最後釀出脆弱恐懼,然後徹底粉碎不堪一擊的溫良恭儉
讓,讓觀眾不寒而慄。
這是一個平凡的故事,他並沒有很特別的身分或設定,平凡的小村落,平凡的工廠,平凡
的夫妻與愛情,平凡的鄰居,平凡的警察,平凡的歌舞劇,除了Selma特別的遺傳疾病以
外,一切都粗糙而平凡,沒有一般電影塑造的張力,然而也就是因為他特別的平凡,反而
讓平常細緻而含蓄的人性,默默地展現他推動世界運作的能力,而所有不起眼的小角色都
因此有了一席之地。
片中的Selma自始自終只有一個終極的人生目標,也以此支撐著他所有的努力與自持─存
錢醫治他小孩的眼疾,在這過程中他放棄可以休息的時間,放棄任何一點的花費,放棄愛
情,放棄辯護,甚至,放棄他最喜愛的歌舞劇。我們很習慣在探討親情的電影中看到導演
特別強調母愛,但用的手法通常是「付出」,這部片取而代之的是「捨去」,用割捨的堅
忍讓觀眾更加能夠感受到那種為愛而勇敢的偉大。
很多人會認為Bill是這部片中最令人憎恨而厭惡的角色,而主角Selma則是善良、勇敢、
堅忍不拔的好人,然而我相信導演Lars von Trier並不是這樣的意思,他不去定義概念性
的角色(厄夜變奏曲的Grace除外),不會像絕大多數好萊塢式的電影一樣,有著集所有優
良特性於一身的主角,以及從頭邪惡無恥到尾的反派魔王。在〈在黑暗中漫舞〉並不存在
所謂的好人,或著壞人,有的只是…人,而”人”總是善良的,至少人對於自己總是這麼
相信著,你可以看到Bill在片頭也是會在Selma需要的時候載送他照顧他兒子,Linda體諒
她的辛苦而婉拒了他主動提起的增租,所有與之互動的人,都是如此友善與熱心。但人性
的黑暗悄悄的運作著,Linda的奢侈與Bill的不安全感釀出了悲劇,乃至於臨刑前Selma傷
心欲絕的107步,都在在告訴我們他們是平凡的人,有著慾望與貪婪,恐懼而脆弱的一面
,活生生會出現在我們周遭的真實的人。
片中用著各種短暫的歌舞劇穿插,代表Selma內心自娛的小確幸,是他嚴峻的生活中的苦
中作樂,每當他進入他內心世界的時刻,畫面便從黯淡且時而模糊的世界轉變為溫暖而明
亮的色調,而節奏也跟著打起,世界因此翩翩起舞。隨著劇情推演,Selma對於內心世界
的沉醉需求也越加頻繁,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I've Seen It All,每一句被簡化
的概念與風景,都是在說服著自己,我已經看過了,那些都沒什麼,我別無所求了,再想
要更多便是貪婪了。但其實看在觀眾眼裡那些風景與憧憬,Selma何嘗不渴求,然而處在
黑暗的視線與現實裡,他唯一能做的只能用知足這樣的概念去為自己解套,讓自己能夠繼
續勇敢走下去。
引起我特別注意的是,在Selma最後唱誦Next To The Last Song,並沒有進入幻想世界的
色調,Selma這次是在現實的世界中唱誦,而唯一的節奏與伴奏便是自己的心跳聲。這是
他最後的告白,他終於在現實世界中毫無保留的唱誦自己,Selma曾說自己最討厭歌舞劇
的最後一首歌,因為最後一首歌便象徵了歌舞劇的結束隨之到來,他會在倒數第二首歌的
時候先行離去,好讓歌舞劇永遠不結束。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幕很震撼,在戛然而止的歌聲
中用吊死作為劇終,但我卻認為這是很美的一幕,因為對Selma而言,他的歌舞,他的音
樂,會永遠的繼續下去。
我想用一首歌來分享這部電影所帶給我的感受,並不是想自殺,也不是不想要自殺,而是
Selma淋漓盡致痛苦,和世界的本質,我們就像Selma或是裡面任何一個平凡的小人物,無
所謂善良,無所謂邪惡,只是在世界裡掙扎著,而世界也因我們的掙扎而推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BtdhlLlkgA
Curses - Bullet For My Valen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