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二次世界大戰電影,去年有萬眾矚目媲美好萊塢的大製作 Stalingrad 《斯大林格勒》(2013),在這又有冬奧大成功、又搶下克里米亞、又騙到史諾登的一年裡,俄羅斯連電影工業都要在西方大國面前揚眉吐氣。不過我更欣賞的是另一部低調、低預算、通路少、票房也差得多的舊片《列寧格勒襲擊》Attack on Leningrad (2009)。
(這裡順便推薦一下:本週五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週六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很難得地由國家交響樂團演出蕭士塔高維奇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先看電影再去聽音樂,感動加倍!)
2007 年就拍好的《列寧格勒襲擊》Attack on Leningrad ,是英國與俄羅斯合資製作,任用俄國團隊與俄國導演 Aleksandr Buravsky ,不過主要卡司卻請到了美國演員 Mira Sorvino (《非強力春藥》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飾演捲入這場浩劫的英國記者,搭配沒有國際知名度的俄國年輕女演員 Olga Sutulova。本片只上過幾個影展,後來拖了三年還上不了院線只好直接出 DVD,不過卻令人驚訝地好看,更是二次大戰東線戰爭電影比較少觸及的面相。
首先光就題材來說,160 天內打了一堆攻防戰死了兩百萬軍人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當然很慘烈、很性感、很戲劇化、有無數戰爭場景可以拍;而圍城 900天的「列寧格勒圍城戰」,卻是一直僵持不下、沒什麼戲劇化的大戰題材可拍,難怪不論西方還是俄羅斯的電影工業都對它沒什麼興趣。但在列寧格勒這邊死的人可比史達林格勒還多,而且更恐怖的不是轟轟烈烈地戰死,而是絕望地慢慢餓死。
知道這個歷史背景,就可以做好心理準備:《列寧格勒襲擊》不是一部戰爭動作片,沒有什麼軍武展示或前線英勇交戰、沒有什麼大爆破與大血腥場面、也沒有戰地同袍的患難兄弟情誼。剛好相反:本片是圍城生活電影,有生活的柴米油鹽小細節、有居民警察軍人與外國記者的相處、有日常生活百無聊賴的交談抒發與心靈對話、更有在家長期承擔操持家計的女性情誼。
的確,前線是男人的戰爭,可能撐一兩天在一瞬間就死;城內則往往是女人的戰爭,可能十天半月甚至一兩年都死不了,但會慢慢一點一滴地看著自己死。這種城內的「慢死」,比起前線的「快死」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恐怖,而本片的確非常深沈而低調地拍出了這個緩慢又平淡的恐怖,更拍出了圍城的漫長冬夜裡,飢餓下逐漸渙散空洞的絕望感。以下是充滿雷的劇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