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已經迷失在金錢構築起優渥假象的叢林中,而找不到或忘了回家的路途呢?又甚麼才
是對本地人是最好的呢?來自部落的聲音,小蝦米力搏大鯨魚的激勵故事,儘管過程走的
艱辛無比,因為來自對未來的不安,但慶幸曾經堅持下去。這是太陽的孩子。
(底下有雷)
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讓我想起今年在台灣上映的兩部電影《蜂蜜之夏》及《貝禮一家》。
話說在看前者時,個人便覺得台灣怎麼沒出現類似的電影,台灣導演應該也可以拍拍這樣
的題材,畢竟實在頗符合台灣現在的處境,特別是鄉村,諸如人口外流,農村經濟被取代
等等影響。事實上,是有導演想要挖掘出這樣議題的,於是,發生在東部原民部落的真人
真事紀錄片於焉誕生,更甚,因緣際會之下,以此為背景發想改編,成為此電影的濫觴。
和前段所述兩部電影的共通點為都有一個小女生,同樣地受到外來誘惑的吸引,憧憬著大
城市的絢爛,既代表著人口外流及都市化的社會現象,孩子們也用自己一套的解讀,凝視
著大人們的世界。不過電影切入點的不同及文化背景的差異,讓三者心思幽微,作為
略異,卻還是殊途同歸地,對廣義的『家』,無論是家鄉、還是土地,抑或是最小單位的
家人,充滿了關愛及維護之情。
唯這部電影不像另外兩部電影一般,女孩兒並非主軸,女孩的母親才是核心。原本在台北
工作的她,為了照顧年邁又突然發病的爺爺而回鄉,尚因不捨家人及族人的遭遇而留下,
好像過於簡單地理所當然,但說真的,她早在意欲報導服貿事件中原民看法而未能上黃金
時段的灰心時,其實就種下了一連串回鄉發起活動的種子,後續所遭遇的問題及狀況僅為
讓這顆種子成長茁壯的水分罷了!
承上例,導演看似平穩,不拖泥帶水地說完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從電影開場的第一個公路
鏡頭,土地紛紛插上出售的標語開始,乃至表演給觀光客觀賞的場景,便在為了接下來的
情節打基礎,並環環相扣著後續的劇情,或者彼此之間相互呼應著。農村生活被全球化經
濟慢慢吞噬,年邁的農民在沒有力壯的年輕人協助之下,似乎土地徵收或變賣,協助發展
觀光事業才是成為走向不愁吃穿的道路......
於是,女孩的視線互文著母親在台北及在家鄉的努力,同時也是一股年輕旺盛的新希望,
藉著女兒初出茅廬如此對未來充滿不安的情緒,爬梳了母親在為傳統產業奔走請命時的心
情,也賦予在這個過程中,屢屢遭遇毒蛇猛獸時,能夠堅持下去的力量。如果因為不確定
而不去做了,如果因為質疑而停滯了,那又能完成些甚麼呢?
這部電影也藉由媽媽同學,現在在做土地仲介的這個角色,作為對照,映襯出在地人對土
地濃厚的情感。不過個人認為此人物的情感沒有處理得很細緻,僅透過對話帶過自己始終
漂泊不定的方式較為表面,最後流於母親與其他角色之間的傳聲筒,相當可惜,否則該角
色從事傳統抓海鮮的過場,應可大作內在衝突的文章。
但將祖靈呼喚,以叫醒病情突發的爺爺的情節,除了可做為母親回鄉的因素之一外,其實
便象徵著部落人仍認同自己的文化,命定此地為族人生長生活地域的概念,和後來圍起人
牆,保護稻田不被破壞的場景中,阿嬤語重心長又心情沉重地對著本地人警察說著都不幫
自己人的話語,相互對望著。
透過導演這些鏡頭,大概是對這塊土地也擁有了一些情誼,當然母親在學者專家面前誠摯
的發言也是因素之一;也或許是鏡頭內的長官、大老闆的難看政治吃相及出爾反爾往往似
曾相識,引發共鳴;又可能是一向遇到巨大無比的困難橫亙在前,就巴不得想要繞遠路而
行,或直接退縮,但故事裡卻選擇直接面對,去衝撞,因而忍不住想要站在同一陣線地支
持所有的行動......累積著累積著,走到了守護稻田那一場戲,迸發出的是多麼具震撼
力,慷慨激昂,熱血澎湃著。
雖說有點諷刺,逃不出去的現實環境作祟,讓結果好是好,但還是有點懸念感,不過這就
是實際,雖然沒有很喜歡,但既然有成效就好好接受了!更重要的是還有未來長長的一段
路要延續下去。藉由女兒即將開始的新生活作為象徵,對弟弟的耳提面命為昭告,總感故
事本身微微透露著,殷殷期盼離開的子女總有一天學成歸鄉之後,能學以致用地為自己的
土地,人民服務。
歡迎光臨: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5/07/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