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從那我們認為久遠的年代開始的。八二三炮戰、古寧頭大捷,一次次地,金
門、馬祖成為軍事要地,無數台灣人在上頭奮戰。在那樣的歷史意義下,電影獎
以「金馬」為名,頒獎日期,則是蔣中正總統的生日。早期的人們,生活沒有太多樂
趣,電影成了少數的消遣,情人約會的首選。政府透過電影激發男人們從從軍的愛國
情操,女人們藉由電影找到了生活不可能實現的愛情憧憬,男人們在武打片中,
看到了他們嚮往的瀟灑快意。那是屬於我們父母、祖父母的年代,電影扣合生活,
記錄時代,帶給人們快樂、希望、思考。演員、導演們,也因此得以圓了一個個夢。
金馬獎以往為蔣經國總統祝壽,人民期待著巨星來台領獎。總統去世後,金馬獎仿
效西方,在典禮當場才公佈得獎者,增加期待性。曾經,金馬獎過濾「政治不正確」
」的作品,並以特殊獎項肯定與當局政治宣傳相符,能帶動人民熱血,報效國家的
電影。有一段時間,國片低靡,人人向港片靠攏,金馬獎項多由香港包辦。而當港
片陷入低潮,金馬獎也不吝給予鼓勵。成龍的武打演出獲得金馬獎認可,一些不
被其他獎項看重,卻獲得民間肯定的電影,也因為金馬獎得以嶄露頭角。
時間來到了近代,導演、演員、影迷,和我們敘述箇中的滋味。國片總配合著
台灣的處境,為時代留下紀錄。電影工作者不僅藉由作品展現信念,更親身參與
社會運動,捍衛價值。執導本片的楊力州導演,一直致力於紀錄片創作,藉由
貼近社會,進而改變社會。他努力將紀錄片推上院線,對片商表示,希望有一萬個人
可以在電影正式上映前看過《我們的那時此刻》,相信人人都可以在這部電影、在漫
漫的國片長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獲得啟發,吸引更多人為之駐足。
電影往往透過經過整理的脈絡、配樂與攝影的藝術手法,讓原本可能枯燥不讓人注意
的題材,變得有血有肉,在獲得娛樂、感動的同時,帶領我們共同成長。
在本片中,藉由那些經典電影片段、導演、演員、影迷們的說法,我們得以看到金馬
獎陪伴台灣歷史、社會的種種變遷,從中找到那些被淡忘的,並暗下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