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h11yh23 (腦沙拉手術)
2016-04-04 20:42:11失蹤三年的丈夫突然出現在妻子的面前。
告知妻子他早已死去,
並且邀請妻子一起探訪他死後所造訪過的地方。
我很著迷黑澤清的電影語言,
冰冷、具壓迫感的長鏡頭裡,
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哀傷與孤獨。
《岸邊之旅》中的景象卻可能讓黑澤的影迷朋友們感到意外;
《回路》、《X聖治》裡陰暗、封閉,常讓人感到喘不過氣的場景沒有出現,
反而大量運用了日常寫實的戶外場景。
在女主角終於目睹居住多日的報社早已廢棄、恍若隔世大感震撼的一幕;
以及中華料理老闆娘死去的妹妹現身彈奏鋼琴到離開的這幾個鏡頭,
黑澤都嘗試用細膩的光影調度來操弄敘事氛圍,
是過去電影語言中充斥焦慮與不安的黑澤較少運用的。
雖然我們在電影節奏上仍看得到,這種突如其來中斷情緒的敘事結構,
讓觀眾難以參透角色間的互動。
其實也呼應著黑澤一直以來的關懷;
人與人,特別是與親密的人,之間的信任如何可能?
即使跨越死生,人們終究無法體會他人的所思所感。
在故事裡頭,女主角曾說「即使一個人已經死了,我們也能持續地認識他。」
她對男主角鬼魂的突然出現、最後突然消失所表現出的平靜和溫柔,
或許也意味著,黑澤清過去電影中對於關懷和溝通斷裂的悲觀想像,
以及其衍生的焦慮,
也慢慢得到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