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eter220 (PeterLiau)
2016-08-29 00:10:28第一次打有雷的心得文,格式有誤還請指正
很多人看動畫片,只是看可愛的角色,一些幽默的橋段與動作場面,或者當有趣而已,看看就
罷了.我家人都是這種,只有我一個人不是,只好上版來找找,有沒有像我這樣的同好,不是
只看畫風,角色與打戲而已,而是從看似普通的劇情中,抓到作者安排的一些東西(即使有時
只是我多想),然後咀嚼,思考與反思.
光用說的太抽象了,這裡舉我剛看完的[怪物的孩子]為例,說說我最印象深刻的幾個安排.
3.不停拌嘴的師徒關係
(註:個人不擅長記角色名字,以下全用代稱,若有不便請多包涵)
主角與熊大哥從認識時開始,一直吵架一路吵到片尾,但代表的意義卻隨著劇情推進而有所
改變.一開始他們吵架,是剛認識時的不信任:吃飯要吵,晾衣服要吵,練習時也在吵.但隨著
他們日漸熟悉彼此,吵架的語氣漸漸改了,變成為吵而吵的互相逗弄,後面甚至成了加油打
氣的工具.
同時,由他人對這個轉變的反應,來形塑其他角色的性格:猴仔的不耐煩與和尚豬的心平氣
和,山豬子的熱情接納與反派的排斥心態,以及對本片劇情相當重要的一點:強迫熊大哥收
弟子的宗師,因為這個決定,有了睿智過人的形象.
2.多次出現的[白鯨記]書籍與鯨魚
主角在女孩的幫忙下,逐漸把手上的書看完了,但畢竟腦中的詞彙不多,不能完全明白書中
的所謂鯨魚,其實是象徵自己的恐懼,自己不願面對的那個黑暗面.因此,當他在最終戰必須
正面面對黑暗面時,他還需要旁人的指點,才找到了打敗反派的辦法.話雖如此,他決定站出
來面對反派的那一刻,其實他正是照著在書中學到的東西走:不要讓黑暗打敗你,要打敗你
面前的黑暗.
那反派後來撿起這本[白鯨記]後,他又有學到什麼?有,但同時也沒有.他沒有學到這本書的
精髓脈絡,反而把自己變成了一隻鯨魚.若他真的看見他該學到的東西,他會停下來想一想,
然後轉頭扼殺自己的憤怒.既然他沒有,那麼他的被擊敗也是命運的必然;即使他真的打敗
或殺死主角,他還是輸得徹徹底底,被自己的黑暗所擊潰.
同時,若把上面提過的主角的領悟力,配上結尾他答應考大學的承諾,就能為他的未來打上
一絲光明,讓本片的結局更為正面,把句點修飾得更圓滑.
1.將人性的黑暗面描繪成一個黑洞
一個黑洞,開在人的心腹中,吞噬掉人內心善良的一面,也一併消滅了理性,使宿主逐漸成為
殺人機器,為了某些目的而不擇手段.這不就是我們生氣,衝動或崩潰,而使旁人受到傷害的
最佳寫照?
我們來一一研究片中,黑洞三次被消滅,而不是主動消失的原因.第一次在競技場上,主角險
些殺了反派,幸好小丸子跳出來攪局,讓主角注意到女孩送的幸運繩,才化解了一場殺機.想
想小丸子在片中幫過主角什麼:透過主角母親的形象幫他加油打氣.現實生活中,沒有小丸
子的存在,但是這份代表關愛的記憶,每個人都有.幸運繩的部分就不必我多說了吧.
第三次則是反派在最終戰被擊敗的那一刻.如我前文所言,他的失敗是必然,但被這樣狠狠
痛擊,是最容易把他拉回現實的一種,卻也是多種失敗中看起來最狼狽的一種.幸好繪者沒
把任何角色賜死,讓反派在片尾有彌補的空間,而不是[看見惡魔]那種悲劇性結局.
然而,全片中真正震撼我的,是第二次,主角決定和反派同歸於盡,而熊大哥附身救援的部分
.當時小丸子被鯨魚的餘波震飛,象徵過去的記憶在此時毫無用處;女孩的自白也無法挽救
當時的情勢.在危急時出來填補主角內心黑暗面的,是熊大哥,一位長輩般形象的角色.
我在看完全片後,發現這一幕縈繞不去,便問自己:過去碰到自己無法面對的困難時,有長輩
跳進來幫助嗎?都有,但我很少謝謝他們.我現在打算把他們一一找出來,說幾句感恩,就從
母親和奶奶開始罷.然後我又想,若有一天我有了孩子,他們遇到了困難,我一定會成為那把
劍,守護他們的.
一定會的.
我肯定會記住這個片段一輩子,因為這裡有我可以帶走的東西.
感謝您這回的教誨,細田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