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攻佔羅浮宮》:性命要緊還是先救藝術品

作者: ViewMovie (ViewMovie)   2016-09-05 22:30:23
圖文版:http://www.viewmovie.tw/columns/715
俄國導演蘇古諾夫(Aleksandr Sokurov)去年入圍威尼斯影展的最新作品《攻佔羅浮宮
》(Francofonia),時隔一年之後,總算在台灣上映。這部集結了法、德、俄三國資金
,由歐盟媒體計畫(MEDIA programme)、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羅浮宮合製,並獲
准進入羅浮宮拍攝的電影,承繼著蘇古諾夫以一鏡到底的鏡頭拍攝俄國國家級美術館冬宮
的前作《創世紀》(Russian Ark,2002),體現對人類文明積累、藝術之美的基本態度

他不過度重複展現羅浮宮建築之華美瑰麗、收藏作品之豐碩,因為那早已是世人皆知的事
實;蘇古諾夫運用兩組與羅浮宮,與法國國家歷史密切相關的角色,交織、並折射出那一
室文化至寶——一組是身穿軍裝的拿破崙和代表著法國共和精神的勝利女神 Marianne,
分別指涉帝國法國與共和法國,象徵著法國的前世今生;另一組則是二次大戰期間,德國
入侵法國時任羅浮宮館長的賈克喬札(Jacques Jaujard,Louis-Do de Lencquesaing 飾
)和奉命來接收羅浮宮館藏的德國納粹文物官員梅特涅(Franz Wolff Metternich,
Benjamin Utzerath 飾)。這兩組角色在導演蘇古諾夫的安排下,「一陰一陽」、「一虛
一實」,聯手講述這段發生在 1940 年代,希特勒大舉入侵歐洲,法國亦被德軍佔領,各
地文物、藝術品皆被迫徵收,但羅浮宮卻在德、法兩位官員的合作之下,奇蹟式逃過一劫
的歷史事件。
蘇古諾夫刻意挑選這個事件,背後體現的是其對歐洲精神的緬懷與遙想,特別是在動盪不
安的年代,無論是二次大戰期間或是時隔半個多世紀後的當代,蘇古諾夫的《攻佔羅浮宮
》都暗示著世人,唯有跨越國族、不分敵我的為全人類未來彼此合作,才有化解危機的可
能。影片一開始與穿插在片中,那疑似導演自身和與之視訊對話的一位船長,談及船隻正
運載著大量藝術品,面臨不穩定的海相,到底是性命要緊還是先救藝術品?對映著影片敘
事主軸的那樁「德法聯軍」捍衛羅浮宮藝術品的事蹟,似乎暗示著「藝術」,乃作為歐洲
文化互通有無的橋樑,正如同蘇古諾夫的電影作品,亦是作為串接不同文化之間的載體與
介面。
一位來自俄國的導演,拍攝一部關於羅浮宮的電影,這跨越不同國族與文化,甚至時代之
間的詮釋意圖,無不展現出蘇古諾夫將人類視為一整體來思考的關懷與胸襟;然而他也並
非一味地謳歌讚揚,他對於羅浮宮的收藏亦是拿破崙到處攻城掠地,四處搜刮而來的,採
取保留態度,他不作出直接地價值評斷,而是以一種看似中立、非我的方式呈現——讓拿
破崙以鬼魂的姿態現身,望著羅浮宮中他收藏的畫作,喃喃自語:「這是我!」,將價值
的判斷留給觀眾去決定。藝術(品)與權力,無論在什麼時代皆存在著緊密且複雜的關係

原文片名「Francofonia」,直譯的意思是「法語圈」,導演蘇古諾夫喜歡這個詞彙的發
音,它亦囊括了影片所闡述的一切;特別是片中賈克喬札初遇梅特涅時問道:「說德語嗎
?」梅特涅回答道:「不,我太法國了。」戰時的巴黎,雖然受到德軍佔領,但是卻是當
時少數免於遭受轟炸的歐洲城市,甚至蘇古諾夫在蒐集當年的資料照片時發現,佔領巴黎
的德國士兵照樣窩咖啡店、進戲院看表演,街上的男女悠閒,那閒適的氛圍宛若戰亂被隔
絕在這座城市之外,好似這座匯集人類藝術成果的城市擁有弭平一切差異與暴戾之氣的魔
力。
雖然《攻佔羅浮宮》是一部以真實事件為背景的作品,雜揉了歷史影像、真實場景與物件
,但蘇古諾夫並沒有讓影片成為一般的新聞資料片,在這部作品面前,「是紀錄片,或是
劇情片」這類的問題早已失去討論的效力,蘇古諾夫自在而悠遊於寫實與虛構之間,不遵
循線性的敘事,而是多向度的立體拼貼,他所追求的並非重現羅浮宮數千件館藏連夜撤離
避難的歷史場景、也非還原所謂的歷史真實性,蘇古諾夫運用許多創意而詩意的表現形式
,例如為史料畫面增添虛構的元素、運用後製技術帶領觀眾進入羅浮宮典藏的畫中世界,
改變畫作本身的光影、以特殊的鏡頭角度,讓那些肖像人物面貌「形變」,甚至是近距離
拍攝、幾乎要深入其紋理的方式拍攝羅浮宮裡的收藏;此外,那些深深影響羅浮宮與法國
命運的角色,亦虛虛實實地在片中出現,在羅浮宮中飄移、呢喃的拿破崙與勝利女神,在
其「這是我」、「自由、平等、博愛」的複誦之下,建構出當代法國的面貌,而似也回應
了影片一開始的提問:「如果法國沒有羅浮宮,那該會如何?」
循著這樣的軸線,交織而出的另一組決定羅浮宮(法國文化)命運的賈克喬札與梅特涅,
在蘇古諾夫別出心裁的結尾安排下,再一次展現了他對這兩位人物精神的推崇與感佩——
危急時刻,性命要緊還是先救藝術品?
《攻佔羅浮宮》是一曲對已逝去之文化的輓歌,是對人之勇氣與精神的詠嘆;同時,也試
圖呈現,是什麼讓我們能團結在一起。
圖文版:http://www.viewmovie.tw/columns/715
作者: rangerchao (出外下港人)   2016-09-06 07:48:00
看完還是覺得拍的太沈悶了點
作者: orzisme (EM)   2016-09-06 13:12:00
比起他以前電影 這部已經不沉悶了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