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imk (對不起的大隻蠶)
2016-09-13 17:28:07身為愛看飛機的不專業航空迷,一定要去朝聖這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我覺得柯導想以歷史上沒有降落在水上平安無事的經驗,所以片子圍繞是否有其他可
行方案.因降落水上還有飛機沈沒乘客溺水的風險.(註1)當然,本片最大目的就是讚揚
機組員的專業合作及所有幫助這個事件的人.
有些航空迷會表示整個事件才208秒,怎麼拍一部1個多小時的片.
如果只想看分析空難的部份,直接看國家地理頻道的Air Crash Investigation最快
(https://youtu.be/RuxCBYAaZ9M), 但它也是用了44分鐘來描述整個事件.柯導他花了
許多時間描述薩利機長的內心壓力,尤其很多壓力的關注下,反思是不是自己沒有做到
最好,甚至是否有做錯的地方.另外也用家庭經濟壓力做為其中一個打擊他的環結,薩利
機長與太太的最後一通電話差點讓我以為他太太要跟他離婚了呢.在台灣機師薪水算
是排名很前面的職業,有點很難想像在美國航空做到國內線機長,還要擔心房子租不出
去會失去房子.(註2)
尾聲以法國空巴原廠打臉自己的真人摸擬反托出機組人員過人的冷靜與判斷力.也巧妙的
把大家最想看的整件事的過程模擬在最後聽證會撥放座艙語音抄件時演了出來.我覺得這
也是這部片最菁華的一段,也勾起了正副機長的回憶,並且增強了自己的信心面對最後的
結果.
另外雖然在片中被安排扮黑臉的NTSB(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一直想挑出正副機長的毛病,
但其實是要告訴大家,美國雖然崇拜英雄但不會盲從,而是用放大鏡檢視過程讓社會公評,
也算是讚揚NTSB的公正與無私.而挑剔的NTSB在最終也是讚揚了機長和副機長.不過最後
還是靠女性來講了讚揚機組員的話,是因為男性尊嚴不想低頭嗎? 而那顆原本找不到的
引擎在這時候才突然宣佈尋獲並公佈檢視報告,成為了雙引擎皆失效的強力證據,這裡有
點不合邏輯,我猜是導演想要一點劇情變化而設計的橋段.(我沒有去查當初聽證會是否
是如此)
看了這部片後做了些搜尋,當時NBC NEWS的記者對這個事件做了個註解我覺得很貼切
(https://youtu.be/A9YlI9QOWww?t=21s):
"One hundred and fifty passengers, three flight attendants, and two pilots
who made all the right moves and that skill- combined with near miraculous
luck- had this result that was frankly astounding."
最後,除了薩利機長,我也蠻好奇副機長Jeffrey Skiles,搜到了他在一個活動談論了這個
事件(https://youtu.be/KkV382qnvqs?t=2m32s)
我吸收到的重點是,美國機師的訓練強調著程序與合作,並且強調了狀態意識
(Situation Awareness)的重要性.這幾個部份扎實的訊練並且活用,再配合上剛好的運氣
,成功地讓傷害降到最低.
薩利機長沒有太多的灑狗血來喧賓奪主,娓娓道來反而更加深了大家對哈德遜奇蹟的認識
與了解!湯姆漢克的演技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