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可以讓你重新再來,妳會想在哪個時候再開始過?
《29+1》是一部今年5月於香港上映的電影,就如同劇名一樣,講述的是女性在三十歲
關頭,面臨親情、愛情、人生未來…等種種問題的故事。上映後,票房與口碑都呈現不錯
的風評,筆者的香港朋友也大力推薦。作了一番功課後,才發現故事原作是一部在香港相
當有名的舞台獨角戲。而演出者,便是電影版的導演彭秀慧,這更讓我想一睹電影的風采
。原本以為在台灣將無緣見識,所幸電影公司將其引進台灣,並在7月份公映,筆者也有
幸於台北電影節搶先目睹。
三十歲,在華人社會中似乎普遍被認定是一道關卡,男性必須要在此時於事業上有所
成就,女性則最好在這時候已經邁入婚姻。就算隨著社會風氣與思想的變遷,這些枷鎖已
經不再牢牢鎖在我們身上,但神奇的是,面臨三十歲的關卡,我們都會不自主地於此刻檢
視自己的人生……
女主角林若君就是這樣的29歲輕熟女,再過幾個月就三十歲的她,雖然看似外表亮麗
,工作也被委任重要職務,但她卻過得不快樂:父親患了老年癡呆,總是在林若君開會時
打電話要她回家吃飯;與交往七年的男友感情漸淡,分手與否只等由誰先說出口;更慘的
是沒有自己的房產,導致被房屋業主逼迫臨時搬遷時,還必須到處找臨時的棲身之處。林
若君這時才發現,長年以來的光鮮亮麗與自信,只是自己的刻意武裝,若不這樣,她可能
隨時就被這社會所擊敗。
在人生充滿了未知困境時,林若君搬進了房東介紹的臨時住處,屋主是一名已經出發
到法國旅行的女性黃天樂。林若君在房子內發現黃天樂的日記,發現她與黃天樂雖然同年
同月同日出生,但人生際遇完全不同。黃天樂在工作與感情都沒有成就,卻活得相當快樂
。林若君也從這本日記中,逐漸探索另一個人的人生,並尋找自己的生命出口……
在進電影院前,其實已經預想到電影的可能情節,抱持著『大概也就是差不多這樣了
』的心態迎接電影的開場。沒想到一路下來,電影不斷丟出意外的驚喜,重擊觀賞者的內
心深處。有些情節後來想想,其實是很常見的老梗,但前面劇情鋪陳的調性,卻讓人完全
沒預料到會在此刻忽然丟出這枚爆彈。尤其是林若君讀著黃天樂最後的日記,當下讓我在
內心大喊『真的要在這當下講這個嗎?』。諸如此類的瞬間糾心,讓觀眾與電影中角色的隔
閡消失,讓我們更進入林若君與黃天樂的世界。
由於原作是舞台劇,所以在電影中充斥著許多舞台演出的手法,例如主角對著螢幕前
的觀眾說話、以及虛實交錯的舞台演出情境。厲害的是,在電影中卻不會感受到任何一絲
突兀。個人最愛的橋段,便是林若君與昏迷父親的對話:明明是在醫院,但兩人卻是在茶
餐廳談論父女倆人過往的記憶,在記得、遺忘、又想起之間,交代了林若君對父親最深的
情感。同樣的手法,也運用在電影的結尾,讓在劇情上不可能見面的黃天樂與林若君,於
法國巴黎互相道賀彼此生日快樂,這一幕也讓戲院的嗚咽哭泣聲不斷傳來,同時也讓觀眾
的心理情緒得到了最佳釋放。
說到演員,其陣容也是會讓港片迷大呼過癮,客串房東的林海峰、飾演司機的葛民輝
、特別演出一幕戲的周家怡、去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得主的金燕玲,都讓這齣戲增加了不
少可看點。但說到撐起整部電影,兩位女主角可謂功不可沒。
於舞台劇原作中,林若君與黃天樂兩個角色,是由導演彭秀慧一人分飾兩角。而將故
事搬到電影時,導演彭秀慧思考著更好的呈現效果,於是選中了周秀娜跟鄭欣宜兩人來分
別飾演戲中的林、黃兩位女主角。於電影映後的座談中,導演特別說明為何選中這兩位演
員來演出。
周秀娜於香港影壇,一直被冠上性感代表。過往不論看周秀娜演出什麼戲,總是會有
讓她刻意露出乳溝賣弄性感的橋段。但據導演本人所言,其實周秀娜一直很努力想在表演
上有所突破,並不斷學習,精進演技。就是這一點特質,讓導演認為與林若君的韌性相同
。而此次電影中林若君的一舉一動,舉凡因憤怒而流淚、因無助而顫抖,所有的細微動作
,都讓人感受到其內心的掙扎糾結,也成功扭轉了大眾對周秀娜的既定印象。
至於鄭欣宜,身為鄭少秋與沈殿霞女兒的身分,加上身材豐腴不討一般大眾的喜歡,
所以從幼年以來,就承受了不少酸民的流言蜚語攻擊。所幸鄭欣宜有一套自我化解的方式
,懂得常保開心去面對一切。也就是這份特質,讓導演覺得鄭欣宜足夠演出故事中的黃天
樂。
嚴格來說,在主要由林若君拉主軸的故事中,黃天樂的戲份則相對破碎且被壓縮,導
致於其實看不太出來鄭欣宜的演技,甚至還是有酸民去刻意批評鄭欣宜於電影中的演出。
但雖然戲分不多,但黃天樂這個女性的人格特質,卻還是在每一場中被鄭欣宜好好呈現。
從與青梅竹馬的相處、到探索每一段人生開心時刻、以及出發到法國的最後一場戲,終場
觀眾的眼淚中,我想也有不少是被黃天樂逼出來的吧?
最後,這部電影還是很推薦大家去看。不管你是已接近30、或是已過了30、是否面臨
著人生中的各項困境,或許看了電影,也會如林若君一樣,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PS。電影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黃天樂抱著張國榮《日落巴黎》的黑膠唱片
,卻跟觀眾說:『我最愛的偶像是張國……強!』。看到這段我不禁噗哧一笑,但發現全
場只有我有反應,當下意識到這是台灣人不懂的梗,所以便及時收斂。可是下一幕演員張
國強真的出現的時候,承受不住這種北爛笑點的我還是放聲大笑了。在全場只有我的笑聲
下,我不禁感受到一絲港片迷的微微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