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元素之於諾蘭作品]
看完《敦克爾克大行動》的第一想法是︰
如果想深入了解諾蘭對於時間的觀點 必須連他以前的幾部主要作品一起看
而這可能包括了《全面啟動》《星際效應》《頂尖對決》這三部片
《記憶拼圖》由於我沒有看過導演版(甚憾) 所以不敢加入討論之
這不是說諾蘭的電影內容只有時間這一主題
也不是電影只有時間這一構成元素
而是諾蘭對於時間的感覺有他自己的想呈現的形式
底下會簡略說明再引導至本片《敦克爾克大行動》裡
諾蘭對於時間元素的操作 他是如何將時間元素放進劇情 又是如何操作的
[時間感的營造]
《全面啟動》裡分為數層夢境 每深入(下潛)一層夢境 時間就隨之拉長
每一層:飛機(現實)→下雨城市→飯店→雪山堡壘→混沌
飛機上的現實是一個航班 雪梨→洛杉磯 不超過40小時
下雨城市的追逐從開始到尤瑟夫開車墜河不超過3小時(以開始到齊藤中槍之後昏迷粗估)
飯店的情節可能也不會超過3小時
雪山堡壘戰也不會超過8小時
混沌則為50年
劇情有提到 每往下潛一層夢境 時間相對於上一層夢境就會流逝的更慢
是數倍或是以上 但是觀眾可以實際的察覺到 由於情節安排得相當緊湊
所以才會有上一段我粗估的各層夢境事件各自花費的時間
每一層事件的時間在劇情安排上並沒有依序的降冪或升冪的排列
每層的事件各自獨立的歷時差別不大
這樣會讓觀眾無法從觀影感受到時間感
夢境上下層時間的對比會淪為無感的設定
所以諾蘭做了一個安排來營造時間感的對比︰
讓上一層夢境的動作在影像呈現 變成了慢動作(飯店電梯下墜);
上上一層夢境的動作的影像呈現會比上一層更慢(下雨城市廂型車追逐);
而到最後第一層夢境幾乎成了靜止停格(墜河)
《星際效應》裡已經是滿滿的時間元素 相對論 雙胞胎兄弟悖論...等等
但這只停留在書本文字裡 所以劇情會帶到
庫柏跟艾蜜莉亞從米勒星球回到永續號上時
前來迎接的羅米利已經生出明顯的白髮 以及由他口述已過了23年
(因為米勒星球上一小時等於永續號上七年)
接著再由庫柏打開家人的影像郵件 讓觀眾看到23年來家人生老病死的變遷
直接從現實讓觀眾感受到滿滿的時間感
最後是庫柏要讓永續號逃離黑洞 花了51年地球時間
而他從地球出發到被救起到土星太空站時已經歷時了91年
導演讓小莫菲變成大莫菲再變成老莫菲
《敦克爾克大行動》的時間及各層分布在開頭就已經說得相當清楚︰
防波堤/一星期,大海/一天,天空/一小時。
但是諾蘭在影片長度分配三段是幾乎沒有太大差別
這裡要算一個數學 天空︰大海︰防波堤的時間長度比=1:24:168
我想很粗陋的畫個圖來說明(示意圖 非精細比例)
圖1. http://imgur.com/a/ilakJ
每個色塊代表每一小段的劇情情節時間
越到電影劇情尾聲 劇情時間間隔越明顯變少
可以看到在整個一星期的劇情時間(相對於整部電影107分鐘的時間)裡
大海的劇情是到了防波堤劇情後段才開始與防波堤角色以及天空的情節匯合(不是會)
(救起席尼墨菲→救起飛官科林→救起沈船官兵及湯米)
天空的情節則更是到了防波堤的實際時間尾聲才正式開始
先與大海情節匯合(漁船沈船+被德軍空軍攻擊的軍艦)
最後再與陸地(防波堤)情節匯合(擊落欲轟炸防波堤民船與指揮官的德軍轟炸機)
接著來看諾蘭是如何分配這三段實際時間上不對等的情節在電影中
以下為示意圖(非精細比例)
圖2. http://imgur.com/a/gy08Z
每個色塊代表每一小段的劇情情節時間
一開始湯米開始在沙灘上遇到法國士兵Gibson'時
(因非Gibson本人 故有'符號) 鏡頭很快的就轉到了道森先生在整理遊艇準備出發
然後又馬上切換到福蒂斯小隊長正在空中交代任務
這三個情節各自的開頭時間點 並不是一樣的
[時間感的消滅與時間速度感的轉換]
片長平均交錯的三段情節 讓這部片子的觀眾幾乎感受不到時間感
我開頭告訴了你這是一星期 這是一天 這是一小時
但我讓你一星期跟一天跟一小時的劇情感覺都一樣
(平均分配在電影的107分鐘裡)
諾蘭讓不同長度時間的事件從各自獨立發展到相互交纏;
讓共同事件在不同時間維度發生;
人物會在不同的事件內呈現不同的時間速度感:
例如飛官科林原本是在天空 迫降之後是在大海
他在道森先生的船上之後 已經變成了大海故事線的角色之一
這是海空的轉換
最後回到英國則是回到了陸地 與一眾海灘官兵相偕 並且被海灘小兵嗆聲
又是跟防波堤劇情角色相偕 這是海陸的轉換
而天空的主角法洛則是在燃料用罄滑翔到海灘上空時
由於擊落了最德軍的轟炸機 被陸地上的軍人看到 並接受歡呼
此時他已經準備好要從第一層天空轉換到第三層陸地了
這是陸空的轉換
防波堤的主角湯米 在搭上月光石號的繩索 在轟炸機墜海起火之前一刻
就已經轉換成了大海的角色 這是海陸的轉換
有趣的是他經歷了許多次的海陸轉換失敗
而當湯米下船之後搭上火車 就已經正式脫離了這三條交纏的故事線
時間也就不再影響他
(可以發現時間滴答緊繃的配樂在他一上火車安睡之後就嘎然而止)
[時間的束縛]
《頂尖對決》最重要的情節 就是最終的魔術對決
而這指向了從A地瞬間傳送到B地的能力
幾乎是以消滅時間 不受時間束縛為終極目標
兩位主角為達成擺脫時間束縛的目的 運用了各自的手段:
運用替身;雙胞胎;到最後是自我複製
但其實雙方各自知道自己的手法其實是為了欺騙他人眼睛,
目的是為了讓他人觀看 認為自己已經克服了時間的束縛 成就了偉大
《敦克爾克大行動》裡擺脫時間的束縛代表人物則為飛官法洛;
他在啟航時福蒂斯分隊長交代隊員們要保持回程油量,
這就表示了這任務是被時間(油量)限制的;
法洛受到的是人的束縛(隊長的命令)與時間(油量)的束縛
而在第一次與德軍交火後福蒂斯隊長被擊墜 法洛的油錶也被打壞
他去除了人的束縛 但是仍舊有時間(油量)的自覺
於是他要求僚機隊友科林不時告知油量 他自己也用粉筆寫下了時間
但是當隊友科林被擊墜需迫降時 他已經徹底的不受時間束縛
他已經沒有其他人可以跟他說油量剩下多少 所以他必須自行判斷
法洛最後一次看錶是15:25分(油錶壞掉時是14:55)
也就是說其實他大概知道他該回去了
但是隨著敵機的糾纏
以及看到底下大海同胞正受到敵機轟炸及攻擊
他決定無視殘餘油量(也就是無視時間的束縛)
所以當科林迫降大海前一刻告訴他油量還剩下15加侖時
他並沒有再用粉筆紀錄
於是從那一刻起 他是為了成就比完成任務更偉大的事情
(套用道森先生的話 他是有更遠大的目標 Another Big Fish)
就是拯救大海及陸地上的同胞
於是他一架又一架的擊墜敵機
甚至在防波堤眾官兵的眼中擊墜致命的轟炸機 被看見而成為英雄
(相對於其他監控油量就回航或是一半就被擊落的其他戰鬥機 當然不會被看見
所以當然會被咒罵"該死的空軍到哪去了")
但是成就偉大的代價是遭受時間的懲罰(油量用罄)
不過法洛最後一刻卻依然優雅的接受海灘官兵歡呼
在夕陽中滑行 並成功降落 宛若是節慶的飛行表演
這是我全片最喜歡的一個場景︰
在夕陽下 法洛駕著螺旋槳已停止轉動的飛機
沿著海岸線滑行接受眾人歡呼 並緩緩的優雅降落
[劇情以及時間點的結束]
防波堤劇情的結束 在於指揮官告訴陸軍上校 我要留在這幫助法國人
大海劇情的結束 在於彼得去報社告知喬治殉身的消息
天空劇情的結束 在於法洛燒毀飛機被俘
影像結束安排順序是防波堤→大海→天空
於是我們看到最後一幕是法洛燒毀戰機被俘
但是可以推測的劇情時序其實應該是法洛被俘→月光石遊艇上岸→湯米搭上火車
[結語]
諾蘭不斷地安排順序 將劇情時間點做有意義的重組
呼應他之前的幾部作品 將時間的形式表現做了另一種詮釋
人文省思的部分板上已經有許多討論也相當精采 個人就不再獻醜
與其說敦克爾克大行動是一部戰爭片
不如說這是諾蘭呈現在我們觀眾面前的一部人文省思作品
關於歷史 時間 與人文省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