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我殺死了巨人 I Kill Giants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8-05-29 04:17:02
2008 年美國漫畫 "I Kill Giants",由故事原作者 Joe Kelly改編為 2017 真人電影《我殺死了巨人》。這故事以巨人為主題,來代言苦悶孩子心中一個「巨人形象」的投射;不過從奇幻的巨人世界觀中,電影真正要慢慢帶出的是現實的童年創傷,關於家庭與親情,更具體點說,關於如天一般的母親之逝去。
https://imgur.com/hfsVsGz
其實我也沒看過漫畫,但類似題材在心裡的電影座標是 2016 年舊片《怪物來敲門》。《怪》片與《我》片同樣有個在校受到霸凌的苦悶小主角,一樣有個他(她)不願面對的母親逝去之課題、一樣在心中幻想了個巨人世界。所差者,首先在於巨人形象之不同,在《怪》片中巨人是自己心中那個想要抵抗一切砸爛一切的不平人格,在《我》片中這巨人則是外界一切壓迫困厄與所有未知挑戰的化身,等著小女孩憤恨地戰鬥。
兩片兩個巨人形象,儘管一個代言自身一個代言外界,一個是自己要擊倒世界困厄、一個則是世界困厄等自己擊倒,兩者終究都一樣是自我的投射。不過我認為兩片更大的差異在於片型與敘事方式:《怪》片大體上站穩寫實少年劇情片的基礎,穿插以繪本式的奇幻,男孩要面對的母親逝去之寫實課題早在第一刻就一清二楚;《我》片則是片型一直隱晦不明,巨人一直恍若寫實地出現在大海上峭壁下與森林間,令人還很忐忑地以為此片是真有巨人要等女孩施魔法戰鬥的,而真正的母親逝去課題則隱忍到電影最後最後一刻,才彷彿最終打開心防似地揭曉真相。
不難想像,此片影評評價有點兩極,在爛番茄指數 80%還算挺高之餘,給爛的那 20%分數可都給得很殘酷,譬如我一直在追的衛報影評 Peter Bradshaw 就給了極低的一顆星,稱之為「垃圾般的家庭奇幻,將戲劇與假冒危機混淆在一起」。的確,比起雖然小眾但至少工整又有高製作價值的《怪》片,《我》片是製作價值看得出來就很低的小成本電影(佐以有限資源下鏡頭最少最隱晦的巨人)之餘,敘事上卻一點也不想四平八穩工整地起承轉合,一點也不想先鋪墊好寫實座標再慢慢讓觀眾看奇幻呼應寫實,而是一直故弄玄虛令人不知這是奇幻還是真實,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
https://imgur.com/zq2Pbch
電影介於奇幻與真實之間的故弄玄虛,是從主角 Barbara的校園生活與家庭生活開始,兩邊都是一樣地孤僻。在家庭,她有只愛打電動的討厭小哥哥,以及一肩扛家像是媽媽一般含辛茹苦、但孩子心看來又好討厭好愛管的那「早已變成流俗大人」的大姊姊;在學校,必有討厭的霸凌者與傲慢凝視的老師自毋待言,倒是還有個努力拉住她不放手卻一直碰她釘子的心理輔導老師 Molle,還有一個由英國 Leeds(小地方,美國人只聽過倫敦 XD )轉學來的新朋友 Sophia 跟她建立起一種邊緣的連結。
本片就看著 Barbara每天帶著 Sophie 搭校車上學、放學遊走陰鬱的海濱與森林,一方面現實地面對校園生活的各種困苦與霸凌,另一方面灌輸 Sophie 她的「巨人滅世論」:我們身遭的一切苦難,都是遠古巨人的後代來到這裡剝奪走的。隨著電影進展,我們知道幾乎人世間所有外界困厄都被 Barbara視為「巨人」惡行,自然的現象包括颱風與海嘯,日常的小事包括森林裡校車撞死鹿,校園的日常包括無情老師與霸凌太妹,家裡的日常包括傲慢的哥哥與不懂又愛管的大姐姐 Karen,對她來說恐怕通通都是巨人、都在壓迫我蠶食我毀滅我生活,但我絕不怕一定潛心努力打倒。
在 Barbara的奇幻巨人想像故事中,也是偶爾有隱晦點出她奠基想像的靈感來源:美國 1908 年大放異彩的歷史棒球員 Harry Coveleski,出身賓州底層礦工家庭的他在 1908 賽季短短五天內代表費城費城人隊以小搏大擊敗紐約巨人隊,廣播球評都喊出了 "He killed the Giant"!事隔百年,這位短暫大放異彩的球壇傳奇小人物,就成為蝸居海濱破落住宅的小 Barbara自我投射的英雄:人間諸般困厄,不論是霸凌少年校園老師巴士衝撞、甚至壓迫姊姊的銀行財團,通通都是那巨人惹的禍,但我只要擁有 Coveleski的心形寶盒就擁有英雄之心,一定拿出小斧變成大斧擊倒你。
https://imgur.com/IWBkQ25
大人的世界,對苦悶的孩子來說就像是巨人的凝視與壓迫,剝奪我擁有的一切。但其實,此片最令 Barbara討厭拒斥的兩位大人主角,各自也都是更遙遠更大隻的「巨人」所壓迫的世故成年心靈。在家的是大姊姊 Karen,她姐代母職一肩扛家面對無良僱主還要照料弟妹三餐,幾乎崩潰之餘還一直走不進妹妹的心房超挫折;在學校,則是本來也在商界打滾賺大錢但漸漸意識到自己心被腐蝕、毅然轉換跑道當輔導老師做點貢獻的 Molle老師,她日日拉著鐵桶般封閉自己的 Barbara不放手,知道問題少女的自暴自棄甚至渾身帶刺絕不能給自己打退堂鼓,拼著羞辱挫折都要幫到底。
在一路看著兩位大人的含辛茹苦、循循善誘、挫折崩潰、再整整衣衫重新伸手之後,我們慢慢發現本來 Barbara心中巨人所象徵的無良大人世界,其實仍有良心的出口與向上的可能,這出口也許很小但至少姊姊與老師就是兩例,任妳拿著斧頭拒斥世界她們都會堅持自課,不要生氣暴走或負氣走人,一定耐心伸手撫慰你到底。正如此片的巨人形象,直到最後最大隻的巨人 "Titan"前來彷彿世界末日,其實說穿了最大隻的巨人並不是最大隻的威脅,而是最堅持不棄封閉女孩的大人之仁心。巨人與大人,在小女孩的心中可能是傲慢的滅世敵人,但何嘗不會是充滿耐心的救世友人?
在拼了一整片的殺死巨人之十字軍任務後,Barbara 終於對願意站在身邊的大人放下心防,電影這才終於請出千呼萬喚的巨人真相:把媽媽從人間帶走的萬惡疾病,這無來由也無法對抗的外部困厄,令 Barbara一直無能面對只能當個巨人(稻草人)拼命狠打刷存在感,甚至只能一直蝸居大宅地下室而無能上二樓面對病榻母親。哎,沒辦法,人間就是如此無常,沒什麼事情在自己的掌握中,正如巨人冷冷地帶走森林動物與親愛媽咪以及任何女孩珍視的人事物;但同一個世界,換一個眼光,巨人般的大人處處對女孩伸手,就算是將死的母親也帶著笑容循循善誘絕不棄妳而去。
https://imgur.com/IWBkQ25
《我殺死了巨人》這片不是很正典,它的敘事方法很有意地要走寫實和奇幻間的灰色地帶,令觀眾初看片既迷惑又猶豫如墮五里霧中。但慢慢跟著自我封閉的女孩鑽牛角尖到極後,那屬於觀眾的恍然大悟與屬於主角的痛徹心扉之領悟,倒是如洗一場熱水澡般先痛苦再療癒。小女主角演員 Madison Wolfe戴著眼鏡的冷酷演技自我封閉走火入魔即使一路帶著微笑都令人驚懼,小女配角演員 Sydney Wade則一路左支右絀但堅持溫暖為此片的絕望氣氛點亮一柱燭火,大人這邊 Imogen Poots 與 Zoe Saldana各有包袱但不離不棄更為青春期不知如何自處的鑽牛角尖女孩點亮一盞明燈。
看這片的模糊曖昧之呈現方式,我認為觀眾是需要有一點悠遊寫實與奇幻之間的柔軟身段,才能在觀影過程中左右逢源擷取各種在現實與奇幻之間跳脫的未知訊息,然後慢慢把這些訊息累積起來交相引證、如同一個輔導老師一般極盡辛苦地終於慢慢接近極封閉的少女之心,那這觀影過程就可以像是一場醍醐灌頂的熱水澡。不過若觀眾期待被完整劇情清清楚楚地服務到、期待一切都清楚好懂沒有什麼迷糊曖昧耍神秘的空間,那這片恐怕是不太體貼甚至故弄玄虛的。還是建議觀眾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此片,現在藍光與 DVD都有了、iTunes與Amazon等平台也上架了,值得瞧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QSYibOZy8
(唯一令我有點不太滿意的,是此片實在太過女性了,四個主要角色與一個逝去媽媽通通都是女性,完完全全沒有男性在這世界裡參與互助的空間,甚至連配角與奸角也只安排了個只出現不到十秒鐘的男校長 XD 。哎,還是別太在意了,畢竟純男性敘事完全不給女性發揮空間的電影也是排山倒海地那麼多,此片純女性敘事毫無男性發揮空間也只是剛剛好。)
作者: disappear245 (disappear245)   2018-05-29 08:16:00
文章很有料,可是很多文句不大通順,有在看翻譯文章的感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