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好讀圖文版請見: https://pse.is/M2SME
《陽光普照》本質上是一則寓言。乍看是一部家庭倫理故事,但與其說是寫實的苦痛切片
,將《陽光普照》視為一則包裝在家庭衝突底下的寓言,可能更適合理解這部片的性質。
寓言不需要連結真實事件,不需要營造真實的人物,寓言只是個象徵的載體,故事的說法
自然也就不同。
企圖強烈的寓言敘事
就算是則寓言,從各種層面來看,《陽光普照》都有優異之處,這大概也是會獲得11項金
馬獎提名的原因:母親琴姐(柯淑勤 飾演)與陳建和(巫建和飾演)的內斂演技,可以明
確感受到角色本身的深沈內質;取景與攝影都有著唯美的異質性,天際線與俯角的拍攝能
夠明確感受到攝影的匠心獨運,許多關鍵鏡頭的逆光場景,也與作品本身互相呼應。更不
用說《陽光普照》以光與影象徵,深入討論了人性的善惡問題,是企圖相當強烈的作品。
只是《陽光普照》仍然存在著一些會讓觀眾困惑之處。例如在人物上就有角色功能性太明
顯的問題。功能性明顯的例子,可以從劇中的女性角色中發現:郭曉貞(温貞菱 飾演)
的出場功能只是為了鋪陳哥哥阿豪(許光漢 飾演)的人物設定,並帶出最後的遺言;小
玉(吳岱凌 飾演)則帶出了探視戲,並隱隱為阿豪的自殺留下一個可能的伏筆;小玉阿
姨(尹馨 飾演)縱使亮相時的氣勢懾人,但帶出阿和小時的騎腳踏車故事之後,就再也
沒出現過。最重要的女性角色母親柯淑勤,也並沒有任何影響劇情發展的作為,最關鍵的
場景,也是為了針對父親為子殺人的事件做出情緒反應而已。配角當然不需要有完整的故
事背景,但缺乏自身的角色動機,留白過多,就會讓觀眾覺得角色太過機械化。
迷離的光明
但這些都不是影響劇情的關鍵角色,主角阿和的哥哥阿豪可能才是《陽光普照》中最讓觀
眾困惑的角色。他是一個「大家都喜歡,對別人一直都很好,好到似乎沒有把一點好留給
自己」,宛如太陽一樣的人物。這樣的角色,卻在沒太多鋪陳伏筆下跳樓自殺。劇中的父
母沒有對阿豪的跳樓有太多困惑,也沒有花費太多篇幅來展現家人的悲傷,僅有一場阿和
大鬧之後在禁閉室的自我揭露。但在之前的劇情中,阿和與阿豪的對手戲僅有寥寥幾分鐘
,並不能說服觀眾,那就是陳家全部的悲傷。
阿豪的自殺之謎,從阿豪自己的人物塑造中也看不出線索:一開始在重考班反駁老師,似
乎對於中國傳統教條感到不滿,但在日後與曉貞的互動中卻又看不出開場時的反抗性,只
有一派溫和。司馬光的故事乍聽之下是在描述他厭惡隨眾的舉動,實際上他所有的行為都
是為了他人著想。唯一比較耐人尋味的,也就是最後透過曉貞得知的最後簡訊:
「人人都有陰影,司馬光有,我弟阿和也有。有陰影很好,他們可以躲在陰影裡面」
而我沒有,阿豪這樣說。這似乎是能夠貼近阿豪自殺之謎的線索。在阿豪最後離去的一幕
,畫面安排阿豪的影子在牆上越漸擴大,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陽光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影
子,最後因為找不到,只能自己變成了影子。
從這樣看起來,似乎《陽光普照》的劇情與人物有許多無法讓人信服之處,但那是以寫實
故事的標準來要求《陽光普照》。以寓言的文脈來理解,就能明白阿豪性格的空白其來有
自:光與影乍看均等,但實際上從來就不像是阿豪口中說的公正。不會有完全光明的人,
也不會有總是心向黑暗之人。阿豪的跳樓事件將劇情切成一半,前半段是光的回合,而後
半則是影的回合。雖然感覺很平衡,但象徵光明的阿豪充滿著謎團,帶著極大的曖昧性,
甚至很難想像在這世間有這樣的人存在,導致前半回合充滿各種明亮的空白等待填滿。
所以整體看來,在這部片裡面有光的地方都那麼蒼白曖昧,不論是阿豪的溫暖行為或是爸
爸阿文時不時作為人生信標的「把握時間,掌握方向」,那些失效的正面描寫就像是影片
最後清掃阿豪房間找出的一疊筆記本一樣。表面看起來精裝光亮,保存的雖好,卻像沒有
用過一樣。
寫實的黑暗
光明語焉不詳,但陰影卻具有鮮明的血肉肌理。阿豪跳樓之後,輪到了影的回合,阿和與
他身邊的人,每一個都是具有活生生寫實色彩的角色。菜頭(劉冠廷 飾演)一出場的每
一句台詞都具有江湖氣口,也充分展現了強大的控制技法,情緒勒索、道德綁架,每一句
對話都暗藏槍棒;爸爸阿文(陳以文 飾演)與琴姐(柯淑勤 飾演)面對著自身的黑暗掙
扎著,阿文在疏離冷漠的親子關係中得出了一條走向黑暗的守護之路;琴姐則是從隨波逐
流的灰階人生之中尋找自己的光明。
在這其中,最努力抗拒黑暗的則是阿和。雖然從小就是個「不讓上腳踏車,就會執拗地兩
三天周旋」的難搞孩子,也因為哥哥阿豪太厲害,所以讓阿和「厲害到讓我討厭他」因而
產生叛逆行為。但是在阿豪自殺,阿和結婚出獄之後,他就一直戰戰兢兢地遠離黑暗。他
曾經是道灰暗的影子,但是他比誰都懼怕黑暗,努力試著走在不那麼黑暗的道路上。後半
段與黑暗的搏鬥寫實中帶著微微的奇幻,雖然有許多與現實不合的橋段被輕輕帶過(例如
阿和犯下槍擊案後,檢調單位沒有憑著顯而易見的線索緝捕阿和;蔡頭死後,菜頭的屍體
沒有理由被善後,菜頭的小弟也該來找阿和尋釁),但那些寫實的陰影,卻仍然能夠展現
他這道影子多麼害怕黑暗。
有些光明眷戀夜色,有些影子怕黑
在看這一部片時,不可避免地讓人想到有類似工作人員班底的《大佛普拉斯》,也能夠看
出同一個攝影師與同樣由生祥樂隊配樂所展現的相似氣韻。只是雖然《陽光普照》鋪設了
少許的荒謬喜劇橋段(例如在駕訓班潑糞水),重點卻不在營造笑鬧的喜劇。《陽光普照
》也不是藉由鄉野奇譚的風格來述說故事的類型。帶著疏離奇詭的寓言敘事,大概是這一
部作品最後決定的文本風格。雖然有許多的空缺等待填補,但光與影之間的弔詭,打破了
既有對於親情溫暖片的認知,仍然可以視為這部作品的成就。
寫實的黑暗與迷離的光明,構成了這一部片的異樣氣息。那大概就像是電影中引用袁哲生
《寂寞的遊戲》中的司馬光故事一樣,以為是心向光明,殊不知其實光裡的人想走進影子
裡,而陰影的人則掙扎著心向光明。有些光明眷戀夜色,有些影子怕黑,人世間的許多謎
題總是提出了卻得懸置一陣,用自己的人生一遍一遍地解題,最後有昭一日終於能夠揭露
祕密,會是真相大白,或是顯露陰影,那都得各憑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