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李察朱威爾事件》Richard Jewell

作者: andylin2468   2020-02-25 14:00:23
《李察朱威爾事件》給我的感覺,類似前幾年的《驚爆焦點》──雖然兩片中媒體的素養
有如天壤之別──就算你完全知道故事梗概和重要環節,電影仍相當有看頭。雖然故事講
的中規中矩,但從角色塑造、對白到敘事節奏等細節都頗到位,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果然有
雙能巧妙重塑現實,為平實的敘事賦予多一層說服力與吸引力的巧手,讓觀眾身歷其境,
產生更深刻豐富的同情與省思,而不僅是走走流程地回顧史實。
以下討論幾個看點和延伸思考,有雷(但如果你知道真實事件,其實也沒什麼好雷)
1 - 你是全公司唯一把我當人看的人
改編自真實事件,而且顯然有說教意味的劇本,最怕的就是角色淪為服務故事的樣板,說
出口的對白都彷彿只是從相關爭辯中找來各方說法複製貼上,而失去個體的複雜性與生命
力。但這部片的主要角色,Jewell 和律師 Watson,都彷彿是活生生的人,角色塑造立體
而不平板,互動起來也充滿活力。
在媒體含沙射影的情況逐漸升溫,壓力壟罩之際,兩人大吵了一架。和解契機是 Jewell
對律師說:「你是全公司唯一把我當人看的人。」一句話反映 Jewell 被邊緣化的經驗,
律師的性格特質,以及導演的企圖:把真實事件的主角重新當作一個完整的人看待。
Jewell 固然不像 FBI 探員和媒體所指證歷歷的那樣,是遭到體制拋棄、孤立而滿懷恨意
的惡人;但他也並非完全單純、和藹、善良的老好人。他碰到搜查時,可以拿出擺滿一張
床的各式槍枝器械,他曾經逾越職權給上司帶來麻煩,結交的好友小時候曾經做過炸彈..
.... 就跟我們每個人一樣,橫跨幾十年的人生不可能全好全壞,端看凝視者的視角為何
;只要想把你看做壞人,誰都可以找到充足的證據,卻容易因此忘掉,我們起初都只是一
個善惡成分混雜,但也因此才完整的一個人。
2 - Sam Rockwell
Jewell 很少被當作一個完整的人。同事們會花式辱罵他的體型,只有Sam Rockwell飾演
的律師願意跟他並肩打電動、做朋友。在《意外》《兔嘲男孩》之後,Sam Rockwell 再
度演繹這個能展現他獨特魅力的角色:耿直、有正義感,卻又吊兒郎當。基於身分必須
和體制周旋的同時,又常難以克制內心激動的情緒,在理智與情感的搖擺之間,帥出自
己風格的痞子。
(我實在太喜歡這演員,可能因此失去理智,無法平衡觀點,美化了對整部片的評價)
3 - 劇情安排上的小細節
我們都大致知道「百年奧林匹克公園爆炸案」的來龍去脈,導演也知道我們知道,所以劇
本勢必要增添額外的細節與張力,卻又不能太違背史實。
比方說,我早就知道炸彈會爆炸,但還是被嚇到了。音效開很大是因素之一,但仔細想想
,另一個因素則是情節安排上的巧思:Jewell 在現場的工作期間,主要的煩惱來自職權
不足、無法成功疏散人群的緊張,這個情緒首先佔據了觀眾的心思,使得爆炸發生時真的
有「意外」的效果,而非毫無鋪陳地把角色晾在那邊等著炸彈爆炸。
另一個我很欣賞的安排,是 Jewell 的惡夢。短短幾個畫面卻令人心領神會,感受到他內
心深處恨不得直接在現場犧牲,又始終想保護民眾的心情。這場迷幻的夢魘,也讓寫實取
向的本片在工整的敘事外又多出一分詩意。
4 - 在一個只有報紙與電視的年代,重新檢視「未審先判」的群體傾向
媒體讓我們跳過繁瑣的實際接觸,直接認識另一個人,得知他或她的生活、特質與經驗,
這份認識卻不一定符合實情,而是媒體為了追逐銷量、收視率而製造的另一種版本。本片
最為突顯的主題,正是屬於個人的真實被剝奪,成為媒體裁切擷取的材料,產出服務群眾
心理需求的資訊成品。
當慘案爆發,人們亟欲看到黑暗中仍有光輝,因此需要一個好人、一個英雄,來撫慰受驚
嚇的惶惶人心(看過《黑暗騎士》就知道,高譚市需要一個英雄)。媒體這時無論如何會
生出一個。三天後,心情差不多平復了,接下來,我們需要修補自己被破壞的安全感與世
界觀,因此需要一個壞人,一個犯罪者,來為這樁事件做個了結。媒體無論如何,會努力
再生出一個。百年奧林匹克公園爆炸案的特點就在於,被前後這兩股集體心理需求的浪潮
給沖上浪頭的,恰巧是同一個人:Richard Jewell。
5 - Fact or Truth
在舊媒體時代,報章雜誌的說法和真正的輿論之間還有一段距離,看到報紙對自己的攻擊
,還算是有一層緩衝。但在社群媒體的時代,則直接把每一個人的意見(且往往是最極端
的人最愛發言)呈現在眼前,更加放大了群眾的力量,削弱了媒體作為守門人的責任。
律師 Watson 在新聞公司嗆記者的那幾句對白,格外值得深思。記者辯護說,自己只是在
報導事實(Fact)。Watson 質問他:那就不用管真相(Truth)嗎?事實與真相,看似是
同一回事,卻在這裡巧妙的區隔並對立起來。刻意去片面蒐集一個個的事實,匯合起來,
卻可能導向扭曲、錯誤的真相。如果一個人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做這件事,這就是心理學
說的「確證偏誤」(confirmation bias)。
6 - 犯罪剖繪 (offender profiling)與確證偏誤連鎖(chain of confirmation biases)
從犯案現場跑到公共電話亭,最快也要一分鐘,Jewell 幾乎不可能做到,導演聰明地搭
配當年奧運金牌跑者的衝刺畫面,倍加諷刺。然而警方太急著抓出兇手,根本無視這個反
面證據,而是多羅織一名共犯,反而違背一開始「典型孤立炸彈客」的剖繪。執法機關從
一開始就妄想一眼看穿兇手,但又得道貌岸然的蒐集證據,來支持一開始的定見,從起點
(剖繪)到過程(確證偏誤連鎖),鑄下了環環相扣的荒謬大錯。無罪推定原則只是原則
;成功破案,才是警方與FBI探員唯一會時時放在心上的鐵則。
事實上,犯罪剖繪和測謊,在如今的司法心理學領域中,一旦以科學方法檢視,可信度都
頗受懷疑。確證偏誤連鎖也仍在執法機關上演。對這些議題有興趣的人,可參考連結: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4585
犯罪剖繪科學嗎?《破案神探》的背後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5897
蘇炳坤的無罪判決—還是司法心理學
7 - 回到群體心理:未審先判何時方休
主角先被捧成平民英雄,緊接著淪為人人喊打的炸彈犯,後來又因不起訴而洗白。但光是
這些過程,已足以在群眾的印象中留下難以抹淨的汙點。
片尾,FBI 探員對 Jewell 惡狠狠地說:「我依然認為你有罪。」
這名探員的最後一句台詞,勢必反映了當時美國民眾多少抱持的心態。未審先判的嚴重性
正在此:它在人們心中種下了懷疑的種子,然後不經理性檢驗的放任其滋長,長出韌性十
足的質疑,最後一個個的個人,甚至比執法機構或司法機關都還要更執拗地鎖定嫌疑犯。
於是我們看到:未審先判的起點倉促、武斷,終點卻遙遙無期。
質疑的聲浪,並不跟著司法判決一錘定音、隨即消逝,而要等到多年後捉到真兇,才終於
了結。就好像在這段真相未明的期間,總要有一頭獻祭的羔羊──如同剛才說的,總要有
一個冠以罪犯之名的實質個體,來填補集體被破壞的安全感與世界觀。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真兇始終未明,這部電影會是什麼樣子?Jewell 如今在世人心中
的形象又會如何?這部電影又會變成怎樣?
談美國執法機構與新聞媒體的弊病,人性的膚淺和易於操弄,目前都還算輕鬆寫意、點到
為止。一方面是電影選取的真實事件有個 happy ending,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還沒
進入台灣的脈絡。
台灣也有很多司法冤案,甚至許多案件的真兇始終未明,只是電影一拍出來,可能就要準
備面臨「支持廢死」、「汙名化執法機關」的質疑與攻擊。最近電影版上熱烈討論台灣電
影與其他國家的比較,也許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看看。
作者: gotofumihisa (簑笠翁)   2020-02-26 00:37:00
推 今天看完 完全不會想睡
作者: PatsyGallagh ('cause we believe...)   2020-02-26 13:46:00
我看這片後有個很深的感觸,無論做什麼我只想要SamRockwell願意站在我這邊我就夠了,超愛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