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HER父親
奧斯卡六項提名的<FATHER/父親>,主題講老人失智症,不同於一般電影是從客觀外在環境
去陳述病患與照顧者的生活,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的本片,是從患者主觀內在角度出發,描
寫他們感知的真實,讓觀眾更能理解患者眼中的世界。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是一部關於失智症的電影,其實感覺像恐怖驚悚電影,因為女兒跟女
婿的臉龐隨時都在改變、周遭環境轉瞬不同,怪異情形不斷發生,某些情節重複出現,不
禁讓人懷疑起自己是否正常。但事實就是不正常,因為已經失智了,對於時間、場地、人
物都無法正確判別,回憶全部混在一起。
電影是從安東尼扮演的父親視野出發,由於患病已經時序混換,然而導演卻透過剪接留下
線索,讓觀眾可以重新拼貼故事情節。從大女兒安妮個人的鏡頭可以發現,時間的順序應
該是這樣的:父親開始發病、接到女兒家中、與女婿起口角導致離婚、終於下定決心打電
話約看醫生、小女兒意外過世、女兒決定搬到巴黎將父親送到養老院、返回養老院探望父
親。然而電影中,時序卻是錯亂的,所以會出現看起來前後矛盾的對話。剛接到女兒家中
的日子因為是發病初期,還能留下比較深刻的記憶所以不斷重複出現。至於小女兒意外過
世明明應該是嚴重的衝擊事件,卻由於病後一段時間後才發生的事件,反而無法在病人腦
中留下深刻記憶,只有片羽吉光偶然想起、沒有辦法被當成真實。
劇作中很多細節具體地表現失智症的特徵:缺乏病識感、被害妄想、攻擊性、懷疑、健忘
、自私、失能、恐懼、憤怒....等等,對周遭人造成眾多困擾。同時也展現周遭親屬對於
疾病的看法,總有人如女婿般認為一切都是蓄意作假的,確實在發病初期患者大部分時間
都還能正常進行社交行為與對話,所以很難相信真的是疾病導致各種失序行為,反而會懷
疑是故意要毀掉周遭人們的生活。親近家人又由於不願面對現實,因此錯失早期治療、延
緩惡化的機會。
理性認識到疾病病徵表現是容易的,但是日常生活與病人接觸還是很難接受,透過<父親F
ATHER>看見病患的感知世界,似乎比較能夠產生同理心,因為那些與我們存在的現實世界
割裂、各種毫無理由的混亂,其實是病人眼中所見的唯一真實,並且是不可懷疑的。既然
這是一種持續退化無法復原的疾病,我們又怎能期待他們重回現實世界?他們早已經被時
間遠遠拋在後頭、遺失眾多持續發生的細節,只能記得好久好久以前已經烙在心底的那些
事,其他都只如浮雲蒼狗,什麼也沒留下。
電影三十分鐘時有個片段很震撼,大女兒在幻想中試圖把父親掐死、讓彼此解脫,這其實
是千百次出現在照顧者腦中的片段。有人照顧失智長輩到後來變成憂鬱症成天想自殺,進
了精神病院治療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