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美國女孩

作者: jygiant0330 (小禎)   2021-12-08 17:13:03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第58屆金馬獎四強鼎立,其中,入圍7項大獎,最後拿下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
攝影與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美國女孩》叫好又叫座。原因無他,第一部劇情長片就有此
成績,阮鳳儀導演用她獨特、含蓄的敘事方式擄獲所有《美國女孩》的觀眾。
劇情描述,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抱病帶著兩個女兒芳儀、芳安從洛杉磯回到台灣
,與聚少離多的丈夫宗輝團聚。一心渴望返美的芳儀與母親莉莉衝突不斷,導致家庭成員
之間關係緊張,並隨著SARS疫情的爆發來到高峰。
雖說目前正值疫情,大家對防疫、量體溫、隔離與快篩等字眼並不陌生,但故事背景設定
的SARS期間,對所有經歷過那段時期的台灣人來說,仍舊是一段不願回首的過去。在那個
5566是少女殺手的年代,MSN、撥接與無名小站是生活的樣貌,不論是剛流行還是已流行
一陣子,對剛從美國回來的芳儀來說都很新鮮。隔著MSN的對話框,她多麼想要把在台灣
受到的委屈一股腦地對好友Jessie訴說,但打出的文字最後又在一下一下的delete鍵敲擊
後被吞噬,這是那個年代將想說的話「收回」的方式。
癌症長在莉莉身上,但痛卻在全家人心上。她並沒有想要對家人情緒勒索,但癌症帶來的
擔憂與恐懼啃蝕著莉莉,她擔心自己若真的離開,小女兒每天都得吃最討厭的番茄醬,大
女兒再也回不去最愛的美國,所以莉莉只好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內,盡力做到最好,只是這
個「最好」可能不是家人所想要的。我們常說要維持「身心靈健康」,疾病痛在身上,但
其影響的心靈層面會將低氣壓帶至整個家庭。從芳儀與朋友的對話「至少妳媽媽沒有生病
」能夠看出,她也不希望莉莉生病,更害怕媽媽死去,但芳儀不喜歡莉莉每天以死相逼。
由於媽媽沒有「好好活著」,讓她本來就已經如此艱難的中學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對莉莉
自然就只有怨懟,沒有體諒。
對芳儀來說,等在真正的「家」──LA的是好友Jessie那匹代表著自由奔放的馬「水花」
。導演對水花的想念甚至擴展到電影本身,她將公司以牠命名,也象徵著夢想的實踐。芳
儀單純地以為「回台灣」只是暫時的,暑假就能再與Jessie、水花見面,牆上貼滿馬的圖
畫與照片,還有最珍惜的馬蹄鐵,都是她對美國的想望。但當芳儀與媽媽的衝突越演越烈
,馬蹄鐵擲地甚至損壞,她的美國夢也跟著徹底粉碎,因而在深夜賭氣跑去馬場。因為只
要能上馬,馳騁的感覺就會將陰霾一掃而空。芳儀不知道的是,馬場裡的馬不是水花,牠
們不會隨著她的意志行事,不管牠們多美,牠們都不是水花。即便台灣的生活沒有缺點,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導演用非常平淡、含蓄且收斂的方式描繪這家人對彼此的愛。雖然爸爸看似不斷逃避,但
其實他是全家唯一有「好好活著」的人。在莉莉住院期間難得下廚卻被小女兒嫌棄,讓爸
爸很受傷;白目的芳儀在他氣頭上討腳踏車,餐桌氣氛盪到谷底,但回過頭爸爸還是買給
她。拗不過芳儀,原本要買書桌變成梳妝台,但他並非盲目寵女兒,當芳儀對媽媽說出「
乾脆死一死」,爸爸也失手重打她。他已經很努力討好每個人,盡力讓家維持原貌,彷彿
潤滑油的爸爸必須頂住所有壓力,撐住整個家,而這一切就在他得知被隔離的小女兒並沒
有確診SARS的瞬間宣洩出來。
莉莉在家長會上說「如果我女兒要成績好,才配擁有朋友,那她也不需要這些朋友。」可
惜當時的帥勁芳儀都不知道,她只知道「成績那麼差還買梳妝台」,在美國是模範生的芳
儀自然會不服氣、覺得委屈。另一方面,由於需要隔離,芳儀也沒能在演講比賽將想對媽
媽說的話說出。雖說《美國女孩》若是結束在哭哭啼啼的演講比賽就太過好萊塢,也太過
灑狗血,但就像導演所說,整部電影就是她對莉莉的話,並不需要一篇冠冕堂皇的演講來
呈現。真要說的話,最後掏耳朵一幕芳儀對媽媽說「我不想要妳死掉」或許就給莉莉最大
的求生意志,讓她決定要為了女兒「好好活著」。
其實,對芳儀來說,最可怕的不是離開美國,而是回台灣後的「逆文化衝擊」。正如妹妹
所說,「美國的生活也不是完美無缺」,芳儀自己就最討厭每次都得為了省錢拼命剪折價
截角,但至少在美國一人一個房間,沒有髮禁,數學不是無字天書,老師不會打人,同學
不會嘲諷她。搞不好她在美國,除了Jessie之外也被霸凌、遭受種族歧視,面對嘴裡喊著
「滾回妳的國家去」的同學,沒想到,當芳儀真的回到家鄉,卻被同學稱為「美國人」,
她無所適從,怎麼做都錯。芳儀不但得面對外在與媽媽的爭執,她的內心也正經歷暴風般
的衝突。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可能無法擁有移民美國的經驗,也或許幸運沒有家人罹患重症,
但每個人的家肯定都有自己的課題等待修復。無論是心理影響身體,或是身體影響心理,
都必須用家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溝通,才能解開打死的結,成為彼此最棒的支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