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angfangki (A24信徒)》之銘言:
推 tmlisgood : 王晶最紅時期根本不是香港電影黃金期,而是由盛轉衰 03/23 14:37
→ tmlisgood : 的黑暗期,當初德寶、新藝城、嘉禾時期才比較像是 03/23 14:37
→ tmlisgood : 黃金期 03/23 14:37
推 tmlisgood : 後來德寶、新藝城都倒掉,市面上充斥一堆王晶爛拍 03/23 14:40
→ tmlisgood : 的戲,花幾個禮拜就拍出來粗製濫造的作品搞壞了市 03/23 14:40
→ tmlisgood : 場 03/23 14:40
推 tmlisgood : 市場就花大錢去搶演員就有票房,結果這種榨取之下 03/23 14:45
→ tmlisgood : 整個電影市場都被搞壞了 03/23 14:45
對於香港電影黃金期的定義,大家看法不同,我個人會將1982年新藝城的《最佳拍檔》作
為分水嶺,它是香港第一部票房破2000萬港幣的電影,也是香港進入邵氏(後來由德寶繼
承院線)、嘉禾、新藝城三分天下的時間點。
王晶是邵氏體系出身,他第一部電影《千王鬥千霸》票房就已是當年香港前十名了,自19
85年《青蛙王子》開始,王晶就一直是票房保證,而當時正是三大勢力戰得如火如荼之際
。但王晶確實是用《賭神》讓向氏兄弟的永盛聲勢水漲船高,成為90年代的霸主。
至於香港電影市場掛掉,主要還是因為台灣全面開放好萊塢電影拷貝數量,加上盜版猖獗
的原因。要說王晶真正開始粗製濫造,那已經是千禧年之後了,90年代的王晶還是有交出
很多好作品的(未必是他擔任導演),90年代中期的《古惑仔》系列就是王晶的最佳拍檔
工作室首先開啟。
而且粗製濫造不會搞壞市場,中國電影市場最旺的時候,爛片也最多,因為市場好到就算
是爛片也有獲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