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看的一本書!老早就聽說過這飢餓遊戲三部曲的名氣。只是,當時這本書總是打著美版大逃殺的旗號做宣傳。那時,我就沒感興趣了。因為看過二套日本電影大逃殺的我,不甚喜歡這些只有血腥,暴力的故事。而幸好的是到最後,我還是看了飢餓遊戲系列,真的太好看了。而且,不如想像中賣弄血腥,瘋狂的暴力故事。是一本情節細膩的好書!
故事的背景很簡單。就是一個國家中分了一個名為都城的中央行政區,以及十二個受支配的行政區。
都城曾經與十二個行政區開戰,並成為最後的贏家。為了懲罰十二個被打敗的行政區,每年,都城會舉辦一個名為飢餓遊戲的活動,就要十二個行政區抽籤選取各自一名男女去都城參賽。共24名參加者,互相殘破至最後剩下最後一人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是的,大致上跟大逃殺也很相似的。明確一點,是根據古羅馬那些舊事,放死刑者進競技場與獅子打鬥,把死刑者充當西洋象棋的棋子進行真實競技,勝了沒死的就可以免罪回家。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第一點是,故事的節奏十分明快,一開始已經很快進入主題。主角,一個叫凱妮絲16歲少女在抽籤日渡過一整天的經歷為開始。很明確的說明了她自己的事。她住在一個窮困的行政區,她父親早逝,窮得她每天都要為一家人的食物而煩惱。因此,她每天都偷入樹林打獵,練成她超準繩的箭法,以及野外求生的一般常識。
同時,也交代了女主角感情薄弱的性格。
因父親早逝,她不信任心靈比較脆弱的母親;她唯一的朋友是她打獵拍擋,一個對她有意思名叫蓋爾的男孩,以及,她人生中唯一最愛,她的妹妹,小櫻。
就因為抽籤抽中的不是任何人,而是她唯一在乎的妹妹,她想也不想就自願要求作參加者,取代她的妹妹參加一個她覺得死定的遊戲。
故事就這樣開展了。同區另一個參加者,是一個名叫比德的男孩。在小時候對凱妮絲有救命之恩,但往後沒有任何對話,兩人生命也沒任何交搭,直至抽籤這一刻重遇的人。
凱妮絲對這個救命恩人印象深刻。而往後,凱妮絲對比德行為和說話產生懷疑,同時也為之掙扎,說到底,他們最後只有一人可以回家。一個不相識或令她討厭的人,她可以除之而後快,但一個善良及至對她有恩的人,她可不能狠下心去除去他。這樣一個亦敵亦友的關係展開了。
而本書中,對飢餓遊戲的設定本來就是一個亮點。
就好像作者說過這本書的靈感來源是源自電視上的戰爭報導,和真人show節目。
作者充份運用了這點設定。本書就好像一個真人show一樣,,就好像美國超模新秀賽/生還者那些節目一樣。
遊戲展開的初期,(是我另一個喜愛的情節)由於都城把飢餓遊戲包裝成一個真人show的全國性娛樂遊戲節目。參加者就開始要參加一系列的宣傳工作,如把他們盛裝起來,參加訪談節目,巡遊等。
他們就像一個真人show的明星一樣娛樂觀眾。同時,也娛樂閱書的我們。他們這樣做可以得到一些支持者的回報,可以在遊行進行時得到贊助者的提供的物資幫助,以增加生存機會。
這樣的劇情和古羅馬以活人生死競技,娛樂大眾是緊扣的。參加者們被捧為明星,考驗大眾的眼光,得到大眾的喜愛,再進行死亡競賽。參加者就好像一堆藝人,拼命為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贊助而努力表演自己,令自己變得具特色,令人喜愛。
就好像凱妮絲恨死這群人,也要服從他們,取悅他們,娛樂他們,爭取生存機會。
而在遊戲進行中,男女主角都善用這些真人show的特性,例如抄作愛情緋聞,以增加他們在遊戲的曝光率,以及吸引贊助者的目光。
同時,除了角色的互動,書中的遊戲設計者,也致力加強遊戲的難度。促使,故事情節絕無冷場。就好像遊戲設計者因為防止冷場,而製造事故,令參加者被迫聚在一起,令他們繼續殺害對方的任務。
劇情就不斷高潮疊起到最後一幕。
最後,剩下的只有男女主角。在兩個只能活一個的情況。女主角作出最後冒險,拯救了他們二人的生命。作為史上最一對活過來的參加者。
而第一本書最後只留下兩條伏線,男主角發現女主角的虛情假意,以及女主角以行動挑戰了都城的極權管治。
這本書,完整度極高,就算你不看2,3集,都不會影響觀感的。
可是,你最後只會迫不及待連看著2,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