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ww329 ( 川 川)》之銘言:
: 躁鬱?雙極性情感啥密的,重鬱,憂鬱,邊緣性人格異常………………
: 醫生光憑幾個問題便斷定我是這樣那樣
: 我換了好多醫生
: 是怎樣???
: 我怎麼了?
: 每個不同說法
: 我都飽了
: 我要聽誰的
對於疾病的分類,有很多種不同的系統,
在精神醫學界,很常用的是一種叫做DSM系統。
而在DSM的第四版中,有所謂的「五軸診斷」。
也就是把疾病分成不同的面向來看。
第一軸,是所謂的主要診斷,也就是精神疾病,
我們常被下的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社交畏懼症,等等,
就是被放在這裡。
第二軸,是所謂的人格違常,或是智能遲緩,
其中人格違常有三大類,包括了十種人格類型,
川川所說的邊緣性人格違常就是屬於這一類。
第三軸,是一般生理功能檢查,因為有些問題會跟生理問題有些關係,
例如甲狀線機能、腦傷等等。
第四軸,放社會支持系統,或是目前環境的狀態,
例如一個人生小孩或失業之後,環境跟生活有了大改變,
這些可能會對心理健康造成一些影響。
第五軸就是整體打個分數,從0分到100分,
有一個大概的原則基準,
我住院的時候是10~20分。
(嗚嗚,不要再幫我打分數了!)
要做這麼細緻的分別,當然需要花很多時間,
一般門診只是初步的印象跟診斷。
川川說被下了很多診斷,也就是有很多還待釐清的狀況,
這個時候就會轉介院內的臨床心理師,做「鑑別診斷」
利用晤談及測驗,做詳細的評估。
如果川川不放心的話,可以請醫師轉介心理師。
當然診斷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如何治療,
因此有心的心理師會做出治療計畫,
看看問題怎麼解決,
但這又得看治療師不同的取向了~
順帶一提,目前DSM到了第五版,
取消了這個多軸向的分類。
我買了一本(英文版,中文還沒出)
但還沒看,也沒時間看,
看了也看不懂,目前當聖經供奉著就是=.=
(如果有人想要的話,站內信跟我聯絡吧,可以賣->非廣告文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