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ttkobe (鼬)》之銘言:
: 我這邊是屏東
: 屏東市的幾家佛教文物店擺了多地藏菩薩和地藏經
: 但我從來沒看過生意好過
: 說真的 都是蠻窮的
: 跟地藏經說得財物豐足不一樣吧!
其實,若真是修行之人,足即可,不用豐,
世間財夠你修就好,多的去做功德助道行。
錢太多太少都會生煩惱,起貪念更是不好。
: 屏東很窮
: 老人一有錢吃三餐
: 多餘的錢去看醫生拿藥 做復健
: 很少人會買佛教文物
: 基本上 原始佛教是無所求的
: 如果要求世俗的福報的話 悉達多太子應有盡有 幹嘛出家!
: 所以有求必應的經典都不是佛說的!
不論原始佛教還是北傳佛教,貪財都是有問題的。
佛陀已提供很好的方法幫助大家鑒別修行的情形,
就是觀照個人有無三不善根的表現,也就是三毒:
貪、嗔、癡。在修行上,也都有各自對治的方法。
閱讀版上各種說法,可以觀察發文人有無貪嗔癡,
或在應對回文之時觀起心動念文字內容有無偏差,
致使自己或他人發生各種惡念或產生負面的情緒,
這些都是障道的。若說的更嚴重些,就是造口業,
所謂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故對不明之事,
最好三緘其口,保持沈默,因為沒那個功力辨別,
以有限材料推論而妄下結論,不知不覺就造口業,
有如佛經中載有大目犍連尊者具神通能見到異物,
一般僧人看不到,反向佛陀投訴尊者老胡言亂語。
六祖慧能在無相頌中有幾句話,與諸位版友分享: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共勉共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