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倉頡

作者: miblue (><)   2015-12-03 15:34:58
好讀版 (圖文更易閱讀)
http://wlfqie.blogspot.tw/2015/07/blog-post_27.html
作者: 且徐行
=========================================================================
「相傳倉頡造字時,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因為人類有了傳達心意的能力
天地造化從此無法隱藏其奧秘,靈怪鬼魅再也不能隱遁其形跡 ….」
天雨粟,鬼夜哭,思念漫太古
賀蘭山邊,灰岩綿亙無邊,漠漢的頭枕在蘭兒平坦的小腹上,聽她講完這故事,
立馬翻身坐起,說他不相信。
「這麼誇張,漢人就是囉嗦,不過就是歪七扭八的圖畫唄,扯什麼天地造化、妖魔鬼怪,
咱党項族幾隻馬可騎、幾隻牛羊有得吃,才是實際。」
蘭兒望著漠漢,掩不住失望,「不,文字很重要,難道你天天就吃,糊塗一輩子嗎?」
「如果照這故事,有了文字反而要鬧飢荒,沒得吃,當然不要文字的好。」
蘭兒搖搖頭,「不,正好相反,有馬騎有羊吃,人終究還是會死,只有文字,才會讓人
在回憶中繼續活下去。」
這一幕存在漠漢的記憶裡,往後雖然漠漢常常回想,畫面卻仍漸漸消褪。
記憶中不變的,只有蘭兒的雙眸。
晝溫夜寒,這裡葡萄飽滿多汁,朝陽映照下更顯澄澈明亮,好似蘭兒柔情似水的眼睛,
楚楚動人。輕吻一口,盡是甜美,撲鼻芳香,彷若葡萄醇酒,醉人心魄。
藉著葡萄依物託意,漠漢永遠記住蘭兒雙眸。
可是要用什麼,來表示自己很想念蘭兒呢?
一顆葡萄有多甜美 用盡了所有的 圖騰和語言 描寫
想一個人有多想念 那又是文字失效瞬間
蘭兒是党項最美舞姬,賀蘭山最燦亮明珠。
漠漢擁有夏國第一武士稱號,備受勢力急遽擴張的夏王倚重,夏王正謀劃突襲吐蕃
西涼府(武威)。
蘭兒力勸漠漢請命固守賀蘭山「這次出征不會成功的,國王命數將盡,新主將誕生,
終成霸業。」
熱血男兒自然不從,當前勢如破竹,實不似蘭兒所預言。
蘭兒只好實說:「其實我是天女,能算王者之命。菩薩應允我到人間走一遭,
但不能留下痕跡、擾亂仙凡界線。時候到了,就會飛天回到極樂淨土。」
字字句句漠漢都聽進去了,但難以理解,眼見戰鼓頻催、時間緊迫,蘭兒續道,
「我不要回去,只要讓我在人間留下記憶,我就能放棄永生,與你長相廝守、
白頭偕老。」
營帳外小首領已在催促,漠漢跟上話頭:「我要跟蘭兒永遠在一起。我一定平安歸來
和妳結為夫妻,不再分離。」便帶上具「天下第一」美譽的夏國劍,離去。
1004年,夏王李繼遷中吐蕃詐降之計,負傷不治。其子繼位,孫李元昊誕生。
漠漢離開後六個月了,蘭兒在岩石上輕刻畫著他的形象,一遍又一遍,愈來愈神似,
焦慮與迷惘,卻是與日俱增。
賀蘭山下儷影成雙、兩情繾綣似成追憶,今日望之,只是空曠與荒蕪。
結一個紀念的繩結 記錄你離去後 萬語和千言 瓦解
升起了慌張的狼煙 我遺落在最孤獨史前 的荒野
1034年,賀蘭山東麓興州,瓦屋下熒燭邊,野利仁榮展開羊皮紙,腦海中盡是蘭兒
婀娜飄逸的身影,綢帶羅裙伴隨一身珠搖環珮、沉木麝香,左旋右轉,雙眸顧盼間
仍是熠熠生輝。
野利仁榮博學多才,在他積極倡議下,西夏國王李元昊諭令創建番文 (西夏文字)。
國王為的是立國稱帝,野利仁榮想的卻是蘭兒告訴他的傳說
「文字有靈性,如倉頡造字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召喚世間摯愛。」
手握竹筆蘸些墨石燃料,野利仁榮依令以漢字為雛型,但落筆時,憶起蘭兒纖纖手足
翩翩起舞,不禁又是一撇一捺捕捉她的姿態,彷彿每完成一字,就愈能拼湊出蘭兒的
形體,更能接近、輕觸她。
創字三年完竣,十二卷文字觀來,竟仿若蘭兒在飄舞。
想到國王雖雄才大略,但性好漁色,霸人妻妾亦有所聞,若讓國王閱讀書寫這些文字,
猶如讓他窺看蘭兒身形。於是,野利仁榮上呈前,將新字調整為方正剛健筆觸,
務求不聯想到女子體態。
國王見新字大喜,確立為「國字」,並依計畫建立西夏王朝。
然而,野利仁榮仍未見到蘭兒。
於是,他又主持番學,窮盡其力推廣西夏文字,翻譯書籍、教授子弟,期盼國字廣為流傳
能讓蘭兒知曉他做的努力、知道他頓悟了她想傳達的意思…..。
日復一日,卻仍渺無音訊。早在野利仁榮為官後,就曾派人打探蘭兒其人。
然而,不過30年工夫,党項第一舞姬名號就無人知曉。
料想連年征戰,傷亡慘重,口耳相傳的部落奇聞事蹟,也隨之殆盡。
野利仁榮不禁疑惑又氣餒,那些根基在腦海的前世記憶,是真實存在過嗎?
如果不是真的,為什麼蘭兒眼波流轉,一顰一笑,閉上眼都像看得見呢? 想念的感覺怎
麼如此深刻,讓他不想多看其他女人一眼呢?
他要用新字為蘭兒寫詩,傳達他的思慕、記憶她的存在。
多遙遠 多糾結 多想念 多無法描寫 疼痛 和瘋癲 你都看不見
想穿越 想飛天 想變成 造字的倉頡 寫出 能讓你快回來 的詩篇
西涼荒漠中,漠漢躺臥在氈帳內,自從受傷被吐蕃所俘,望著天際邊碩大的皎月、
想著蘭兒的日子不知過多久,傷勢讓他渾渾噩噩,忘了計算月亮盈虧。
30年後的野利仁榮,看著新月攀上賀蘭山闕,心想,不知蘭兒現在是不是像我一樣
看著這彎新月呢?如果能在新月上刻字,讓蘭兒知道他在這裡等待她就好了。
800年後清朝年間,張澍抬頭凝視月亮,有感而發唸起
「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共處海角天涯的兩人,雖無法相見,卻可同戴一月。
張澍苦笑,謝莊此賦甚為清綺,但未窮盡相思之苦。
「隔千載兮共明月」,亙古亙今的思念,才最是痴狂痛心。就像他和蘭兒一般。
當星宿都沉沒山岳 只盼你會抬頭 看我寄託的 彎月
當一個文明即將熄滅 有什麼證明你我存在 的歲月
漠漢彌留之際,想著蘭兒的雙眸,他了悟臨行前蘭兒那番話的意思,
但他無法讓蘭兒在人間留下記憶,現在自己也走向生命盡頭…..
多遙遠 多糾結 多想念 多無法描寫 疼痛 和瘋癲 你都看不見
想穿越 想飛天 想變成 造字的倉頡 創造 能讓你想起我 的字眼
西夏皇帝欲至西涼府祀神,要野利仁榮隨行。野利仁榮多年憂思過度、積勞成疾,
舟車勞頓後,在西涼病倒竟至沉重難挽,但仍勉力至西涼護國寺為國祈福。
跪拜起身後,眼前所見恍如夢境…
是他朝思暮想二十多年的蘭兒,她真實地佇立在眼前。
作者: tracy0620 (六兩凍)   2015-12-15 01:31:00
寫的好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