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 老魯蛇大戰小學博士 2-1

作者: fangiyan (方宜言)   2022-10-28 20:18:43
2-1
回房間後,我為了一個「奶油包」,付出了一個通水管教學跟兩百塊,用掉了晚餐的預算
。只好燒一鍋水,抓一把掛麵,挖一杓冰箱裡有點過期的炸醬,打算結束今天的回合。
在等水滾的時候,遮暇膏塗了滿臉,即便隱形了也不會被發現的女孩兒,讓我想起了一位
同年齡的大學同學。
常詠荷,她不是雙魚座,也不是雙子座,卻是我認識最有「延展性」的人。千變萬化,沒
有之一。她讀中學時和我住同一個城市,我卻是因為選修女性主義的通識課認識了她。
詠荷那時因填錯志願讀了哲學。認真學習卻覺得志趣不合,一年級下學期轉學到了建築設
計,從頭讀起。後來考回了家附近的建築所。畢業後進了事務所工作,撐了三年,精力無
法負荷離職了,後來有天跟我在微信上聊到,她正在廈門跟中國人合夥開麵包房。
她跟隔壁的美芸完全不同,是個非常獨立有主見的人。可能因為她姓的是媽媽的姓。在我
認識她時,她家裡人就只有妹妹、媽媽跟外婆了。十足的母性社會。但家人都是女性,並
沒有把她塑造成女性化的性格。反倒時時刻刻流露出男性的堅毅。
或許女性化只是父權塑造或凝視下的自我閹割吧。在殘酷的天地間撒嬌哪有用,談感覺更
不能製作有效的陷阱來獵捕殺戮。她母親獨立拉拔她長大,教育她只能更強勢,更勇於去
爭取自己想要的人生。
遇到獨立、有想法,氣質不錯的同齡女孩,那時的我沒有理由不暗戀她。但她那時在我們
原來的城市有個男朋友,時不時地就從學校騎回去見面。後來我也交了一個女友,就逐漸
疏遠了,只斷斷續續地保持著臉書按讚的關係。
她讀研究所花了五年,幾乎耗盡了修業年限,也久得我畢業,當兵,金融海嘯失業一年,
找到工作,努力加班,又因傷離職跟女友分手這麼折騰了一通。她那時準備畢業迎接職業
生涯,我的人生卻拐進了急彎。當時的我,不論是工作、感情,都陷進了低潮。
但不論何時見面,她總是正能量滿滿地告訴我:「感情要時常溝通的。兩個人只要同心、
真心溝通,就能面對一切困難。」
她的鼓勵真真切切地拉了我一把。
然而她在離開事務所前,也換了兩任男友。她曾向我坦承,男性朋友喜歡她,她當然是知
道的。而我始終都不是得知她單身的第一個。
後來也是從臉書上得知她結婚,生娃,又離了婚。
跟她離婚的那傢伙又是我完全陌生的男人。
至此,詠荷在我心中就像《魔鬼終結者》的第一女主角莎拉康納那樣,想學習什麼技能,
獲得什麼職業,就朝什麼方向努力。這是個男人把持大多數領域的世界,但她勇於付出,
抱持敬業態度,情商又高,很快就能吸引到該領域把持資源,浸淫許久的男性。她並非刻
意利用那些男人,只不過華人社會像她那樣的女人畢竟是少數。
每個有能力的男人都以為自己有能力留下她,然而她嘗試之後,了解過自己的能耐,就會
退出那個領域。
創立麵包房時,或許是經營事業、為人母又參與了當地台辦統戰活動,她臉上的滄桑有些
「深刻」。但她最近的照片似乎又恢復了些。
如今她的感情生活幾乎空白了。她的女兒傳承了外婆,母親的單親傳統。到中國工作前,
我曾經跟她像我們讀書時那樣,約吃了一頓飯。詠荷還是像學生時代那樣,又希望另一半
成就傑出,又要能和她分享心靈。
等等。那這樣常詠荷跟隔壁的美芸有什麼分別嗎?
她們都認為,配得上她們的男人得有成就,又要能和她們分享心靈;成就是限量的,佔據
高薪職缺或高地位者就那麼多。特別是沒什麼自然資源的東亞社會,工作上不傑出,家裡
沒資產,所謂的「社會福利」連吃飽三餐都有問題。
在今天的台灣社會,只要男人工作平庸,老婆就要努力工作,過著錙銖必較的生活。即使
生了小孩,讓小孩進公幼、讀國民教育,在「教改」「多元入學」的大旗下,下一代也只
能是中位數的左半邊,根本是韭菜的自我複製。
至於分享心靈得以她們自己為準,太抽象的她們不懂也不行,於是出現了一個個名為「
1+1
>2」的空集合:
1.我的另一半得讓我過得比單身更好。基準是自己的賺錢能力,或是爸媽在台灣經濟奇蹟
時存下的資產、住所。
2.我的另一半得能讓我崇拜或覺得值得學習的長處,甚至能完成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3.我的另一半須具備不能比我差的情商。最好體貼、願意為我付出一切。
說白了,就是女性覺得伴侶應該在自己有的優點上更強,自己不足的部份要能彌補。但是
,but,しかし,女性這份「向上擇偶」的直覺,擱在我這個年代,正好遇上了「經濟上

期的父母」與「經濟M型期的同輩人」的矛盾。我的上一代,只要取得統計中位數的收入

隨幾年經濟成長,就一定買得起工作地附近的居所。我們這一代,除非家裡財產支援,否
則就得接受輪班或管理工作,才有貸款買屋的希望。
家裡資產是上個時代遺留的,資產階級也不會超過半數。輪班則是日復一日消耗精神與健
康,哪還有啥值得崇拜或情商?
就只是生存而已。
輕鬆的靠家裡資產、拼命的靠家裡支援,台女也拿父執輩的生活水準跟伴侶比較,嘴什麼
台男媽寶?
獨立人格的特徵,就是能擺脫原生家庭的資源或影響。我們這一代,不是浮沈爆肝職場,
就是父母雙亡前長不大的老小孩。
父母終究只是生命中的過客,有機會長期陪伴她們的,還是她們眼中幼稚的老小孩。美芸
毫無生活常識的下半生,正是她「還小」時,不願付出耐心尋找自己的青蛙王子,也沒有
意識到不論被原生家庭保護得多好,她終究要被迫獨立。
她的青春都等待著白馬王子,騎黑驢的不行呦。
欸,中年大叔,你想照顧美芸或詠荷的孩子嗎?我完全不想。她們還有子宮紅利時沒把我
這種人放心上,現在剩下更年期的暴怒與個人怪癖時,理應與我們平起平坐。可她們還沒
調適過來。
同齡的「阿姨」們可能要說:「有天你半身不遂時,誰來照顧你?男人的平均餘命比女人
短,別忘了老男人還指望老女人照顧。」
先不說我們七年級男人一生大多不菸不酒(其實是沒五六年級前輩的財力了)。我都長年
非自願單身了,早就習慣了與孤獨相伴,還會被「孤獨死」嚇倒嗎?
別忘了,省去應付女人,照顧小孩的時間與金錢,我們坐擁大把的自由。身體能動之前,
資源都花自己身上,還要計較老頭們這不能做,那不能吃的晚年嗎?
我們一半人總要被這個時代犧牲。我不想往上爬,最後丟了時間,卑躬屈膝,只為了把另
一個同齡人擠出勝利者的隊伍。代價是當一輩子的彼得潘,長不大,無須對別人負責,也
體驗不了完整的人生。
有需求,找同齡人的女兒就行了。溫蒂們很美的,只要給她們錢,她們也樂於足不點地,
和我們一起飛翔。
而床下的一包木炭,成了我的緊急老年備案。
「緊急」意味著,彼得潘只有某天下不了床時,才會邁入極短暫的老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