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大三就立下了留學夢,從google怎麼出國留學&胡亂準備托福,
到真的送件申請並完成面試拿到錄取通知,耗時了逾四年半的時間,
雖然是漫漫長路但更幫助自己釐清為何要出國、為何選擇留學,
更說服了家人從反對態度轉為全力支持,
這一切的挑戰對我來說更加深了要實現夢想的決心。
很開心終於熬到了換我發錄取心得的一天,
也祝福所有版友們都能順利錄取夢想學校。
[Admission]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 scholarship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aitlist轉正
[Pending]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Decision]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背景]
*Education*
NCCU,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S
GPA 3.8/4.0
*Test score*
GMAT:710 一戰(2015/3)
TOEFL:109 (R30/L29/S23/W27) 三戰(2017/11)
*Work Experience*
- Oversea sales specialist in technology industry (MA) 2015/7~2017/10
- Business Development specialist @HK (expatriate) 2016/5~2017/6
- Marketing research intern 2014/7~2014/12
- Sales & marketing intern/regional leader 2013/7~2014/6
[前期準備+GMAT&工作經驗累積] 2013/7~2017/3
大學時期很早就立下志願要鑽研Supply Chain 領域,花了時間搜尋有SCM program
且編制在商學院底下的學校,大致排出了志願清單,但發現SCM蠻注重工作經驗的,
夢想學校幾乎都prefer有1-2年工作經驗,加上當時念BA覺得理論學得非常充足
但實戰經驗不夠,所以從畢業後直接出國改為預計工作2-3年再出國。
而此時也趁著大四空擋先把GMAT考完,考試技巧不在此贅述,GMAT板上有詳細心得XD
在求職時卻發現台灣專業supply chain職缺不是要求多年工作經驗,
就是掛著supply chain名字但實為文書處理工作,因此選擇了有工廠的科技業製造商
作為第一份工作,也有幸獲得香港外派機會,增加履歷的可看性。
[了解學校定位&分析自身優劣勢] 2017/4~2017/7
完成外派經驗後,我認為是個好時機可以開始準備留學,
此時期開始詳細整理各校的當屆入學成績/年紀/工作經驗/過去背景/就業情況等,
並透過朋友聯繫目標學校的學長姐們,了解實際同學背景、課程安排、申請技巧等,
在此順便提醒想申請商學院的學弟妹,此步驟非常重要!!
不僅僅是更幫助自己定位可能錄取的範圍,更是提早練習networking
經詢問後發現其實自己的工作經驗不為特別突出,且並無與supply chain有直接關係,
但在考試成績&GPA方面則算是我的優勢,最重要的是,申請動機非常強,
因此決定接下來的TOEFL成績必須達標且申請文件更是要展現強烈興趣與動機。
另外,因為留學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在美國工作,所以當時也不考慮MBA,全部都選擇
有STEM的MSCM Program。
[托福準備期] 2017/7~2017/11
原以為在外派期間+2年國外業務經驗,托福能順利一次考好,還希望一邊工作賺學費,
結果就是考爆了只好辭職專心準備(在此對在職準備的版友致上最大的敬意)
考試技巧也不在此贅述,總之我大概爬了不下數十篇TOEFL版心得文XD
[Resume & Essay] 2017/11~2018/1
為了彌補我工作經驗上的不足,並更強化我的申請動機優勢,我選擇找專業譯者協助
Resume & Essay 的編修。與其找花錢代辦幫忙處理整理學校資訊&督促你交文件,
我認為找專業人士幫忙美化文件更值得,也能加強非英文母語人士在寫作邏輯上的不同。
再次讚嘆版上的廣大資源,有關譯者資訊請找translator版。
而在準備文件時,展現自己優點當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知目標學校的喜好,
如:UMich強調teamwork、UW喜歡多元背景的學生,這些資訊各論壇上都找得到,
但經由當校學長姐的分享會更為準確且直接,故有機會真的要多多接觸學長姐們。
另外我也參加了各校的admission chat/Info session,有些會提供學校網站以外的
小資訊,或可趁機觀察校方特別強調哪幾項program的特點,文件上可以針對那些點
多著墨,然後也可以觀察各校展現的風格ex:輕鬆幽默or正式,會幫助到之後的面試。
接下來就是如何將自己的故事與優點,緊緊扣住學校的喜好,
且將我所有工作/實習/學術經驗、甚至性格都跟supply chain扯上關係,
展現你對於加入此學校的決心,並說明你與其他申請者有什麼不同,
未來職涯規劃&為學校能帶來的貢獻也是常見Essay題目。
其實沒有什麼捷徑,就是反覆思考自己的能力、經驗與個人特質,說出自己的故事。
[Recommendation Letter] 2017/11~2017/12
基本上我認為推薦信算是相對簡單的一環,主要是平常與老師&主管打好關係,
大部分只要你有禮貌提出請求,都可以順離拿到推薦。我一開始是鎖定三位推薦人,
學校教授因為我平時偶爾聯絡,且大學時期修過非常多課,關係挺不錯,從香港回台
後也找時間探望老師,所以很快的就獲得同意幫忙推薦。而我香港&台灣主管也在我
提出離職時就得知我是要出國唸書,因此也在離開公司前獲得他們同意作為推薦人。
推薦信草稿我就沒有再花錢請譯者幫忙潤稿,因為透過前面Essay練習已經大致了解
英文寫作邏輯,也想順便省點錢XD
最主要是盡量在不同推薦信中展現不同特點,必須說明與其他同年齡學生有什麼特別
突出的特質,另外後來得知有些學校甚至會要求推薦人說明申請者的缺點,或者需要
改進的地方,若這一方面事前有打聽到類似消息,也可以提供資料給推薦人參考。
除了WUSTL沒有要求推薦信,UMich要求2封都是由業界(非學界)提供外,
一開始如意算牌都打好了,請香港主管+學校教授各提供一封,強調工作&學術上
不同之表現,卻因為自己太晚提供草稿給教授參考,又適逢接近期末,
最後請台灣主管救火,感謝主管二話不說及時幫我完成,才結束這場自作孽的鬧劇。
所以奉勸大家還是儘早準備的好,很多經驗豐富的教授是需要時間檢視你的推薦信的。
[面試] 2017/12~2018/1
若是申請商學院,應該蠻大比例會需要面試的,我遇到的面試方式有兩種:
<Video Interview>
這其實還算好準備,追夢網上都會有非常豐富的題庫,就多練習幾遍,
記得練習時要錄影,語速/語氣/抑揚頓挫/笑容等等的技巧都能透過錄影改善,
若真的沒準備好就得錄,其實還可以裝斷網狂刷題目,錄到自己滿意(但不推薦啦XD)
<真人遠距面試>
比起Video,真人的面試當然更緊張,且更考驗臨機應變,但我比較喜歡真人面試,
透過互動學校才能更了解你的個性,且問答之中的small talk可以幫助你緩和緊張情緒,
更能和面試官建立起小小的情感連結,我個人經驗是面試時莫名蠻喜歡面試官的,
聊得還算開心,可能因此比起video interview有更大的加分作用。
另外同樣可以先去追夢網找題庫練習,追夢網實在是挖寶好地方XD
過完面試關基本上就是漫長的等待期啦~
[心得]
漫長的準備期終於劃下句點,這一條路真的不簡單,尤其時間拉長了有時真的會迷惘,
不時地會有非常多的親戚長輩朋友們質疑你為什麼要花錢出國、出國後真的會比較好嗎?
但這每一次的質疑,都是讓自己再一次思考留學的意義,以及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只要想通了Why study abroad? why now? why this school/program?
準備留學其實沒有這麼難,更是透過這段時間更加認識了自己。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準備期這麼長並不是一件壞事,
反而因為多年的資訊搜集,讓我更清楚各學校喜好且能投其所好,
提早準備GMAT更是幫我省下了許多時間!所以還是能早就盡早開始安排啦~
非常感謝這一路上幫助我的朋友、主管、老師、以及學長姐們,
也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可以回饋留學版,
若未來有希望申請SCM的學弟妹都歡迎站內信詢問相關資訊!
也祝各位都能申請上理想學校~
[工商時間]
在此誠徵同為6月份要前往UMich或已在校但缺室友的女性夥伴,
希望能收留小妹當室友~
我們program似乎非常少台灣人...希望有人能收留我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