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打好,卻因為一直連不上而沒po
題目請益(忘了出自哪科)
1. 培養自信的關鍵期?
(A) 嬰兒期 (B) 嬰兒學步期 (C) 學齡前 (D) 忘了>”<
上網google 發現這幾個時期都很重要啊,怎麼有辦法細分成這樣= =
2. 依皮亞傑理論,哪一個不是出現在國中時期?
(A) 抽象 (B) 可逆 (C) 忘了 (D) 驗證
我選了B,可是有ACD當然也包括B啊!不懂..
以下為牢騷:
1. 關於試題回收,整個覺得教育部在開倒車,貴為台灣教育最高層級,卻不將考題公開
檢視,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官方說法表示不想在考古題裡打轉,回收試題是避免考題愈出愈偏。但這根本不該讓考生
承擔,而是該回歸到領錢出題教授的身上,這就像國高中段考出題一樣,許多老師也是絞
盡腦汁出題,很多學校也是把考題放到自己網路上,讓人瀏覽下載檢視,難道這些學生看
考古題就會考好嗎?
教授為教育界菁英,是否也該具有多元的出題能力?另外,教育部要我們打開教室大門,
讓我們都必須接受公開觀課,卻不願將自己試題攤在陽光下,完全在打自己巴掌。
2. 國文能力為各科基礎沒錯,但納入為一科考科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很明顯獨厚中文系
,要我們非中文系的人拿甚麼跟人家拚多讀了四年國文的人?
你可以考國文,但應該減少占分比例,或教育專業科目加權,國文與他科成績等值,根本
就是一個起點就不公平的考試。任何考試都需國文基礎沒錯,但在看其他科題目時,我們
不就已經在運用了自己的國文能力了嗎?
以這種觀點來看,教育部推世界觀,是不是要加考一下地理或時事新聞?推國際化是否也
該考一下英文?希望具邏輯推理能力,大家都該考一下數學?要不以後考教檢前,先考一下
國中會考如何?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如今政策如此,何以效之?
發洩完畢,不吝指教。